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報告:綠氫與碳捕獲相結合,可以為較難減排的部門創造燃料
2022-11-22 氫.組織
近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發布了《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COP27特別報告——面對國際國內新形勢新挑戰堅定走向凈零排放能源轉型目標
2022-11-22 氫.組織
近日,《中國耦合CCUS制氫機遇》報告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中國角——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新進展邊會上正式對外發布。
2022-11-17 氫.組織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11月16日呼吁G7集團國家加快全球綠氫市場的建設。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COP27會議上,IRENA發布了《加速G7集團的氫氣部署:對氫氣行動公約的建議》,對G7集團中的氫氣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并提出了加速全球氫氣貿易的建議。據該機構稱,G7集團成員需要優先考慮氫氣需求難以緩解的工業應用;就航運和航空脫碳的共同行動達成一致;協調供應和需求;并計劃擴大融資規模。
2022-11-07 氫.工業
氫啟未來網獲悉,11月6日,霍尼韋爾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正式發布《未來燃料——霍尼韋爾氫能工業與應用白皮書》。
2022-11-05 氫.組織
根據工程和技術學會(IET)的一份新報告,消費者的選擇以及氫氣的生產、儲存和分配需要大量的投資和開發,以使氫氣發展成為一種可行的和可持續的運輸燃料。
2022-10-30 氫.組織
根據一份“熱解:氣候友好型制氫的潛力和可能應用”報告可知,由熱解制成的“綠松石”氫氣是高效、清潔的,甚至可能是負碳的。
2022-10-21 氫.組織
2022年夏天的高溫極端天氣事件令許多人都觸目驚心,國內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達到了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歐洲多地的高溫干旱導致用電需求大增,同時對電力生產造成嚴重影響,令歐洲電力短缺困境進一步加劇,不僅如此,因高溫天氣導致死亡的人數也創新高。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嚴重影響已經不再是災難電影里的場景,更是生活中真真切切能夠觸碰到的可怕現實。
“多站合一”加氫站試點,湛江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發布
2022-10-19 氫.組織
10月17日,為指導湛江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根據國家、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前期的調研基礎上,現編制完成《湛江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2022-10-16 氫.組織
美國石油學會表示,通過碳捕集從天然氣中生產的低碳氫氣每年可減少1.8億噸溫室氣體排放。據說,在美國石油學會委托ICF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分析發現,從天然氣、電力和其他能源生產氫氣的統一激勵措施對于實現美國能源部到2050年5000萬噸清潔氫氣生產的目標至關重要。能源科學與工程報告使用從兩個藍氫生產設施收集的數據表示,發現藍氫的甲烷排放量與使用灰氫相同。
2022-10-08 氫.組織
RMI的一份報告稱,到2030年,中國各行業和地區有可能安裝100GW的可再生氫容量,這是到2060年實現國家碳中和目標的里程碑。據RMI稱,該報告以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氫能路線圖》為基礎,詳細分析了中國氫能工業的發展現狀,該路線圖的目標是到2025年,每年生產20萬噸綠氫。10月5日,氫能理事會發布了其全球氫流報告,報告發現,到2050年,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清潔氫市場,需求量為2億噸。
全球氫流報告預測,2050年區域氫氣供需不匹配將迫使全球貿易緊密“聯系”
2022-10-05 氫.組織
氫能委員會最近的報告強調了氫氣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區域不匹配,預計到2050年,廣泛的貿易聯系可能會連接全球。氫能委員會在其《全球氫流報告》中發現,到2050年,需要6.6億噸氫氣來滿足全球凈零排放量,然而,該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高需求、低供應區域和低需求、高供應區域之間的差距可以通過全球貿易流動來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