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氫.工業
JohnsonMatthey、Bekaert、TNO和Schaeffler之間的新伙伴關系旨在開發下一代電解槽,以平衡氫氣的成本并提高組件效率。這項研究計劃將在未來三年內進行,并將在創造下一代電解槽和支持日益增長的氫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新成立的聯盟的目標是通過優化電解槽組的一些最重要的組件來加速質子交換膜。JohnsonMatthey的氫技術董事總經理RalphCalmes說:能源轉型正在加速,各國政府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標,以實現‘凈零’排放。
2022-04-26 氫.航空
據報道,一種革命性的低溫氫氣罐設計有望從根本上提高氫動力飛機的續航里程。根據相關研究數據,使用這種清潔燃料電池的客機可以比使用噴氣燃料的同類飛機飛行距離遠四倍。近日,田納西州公司Gloyer-Taylor實驗室聲稱已經建造并測試了幾個低溫罐,與最先進的航空低溫罐相比,重量減輕了75%。同一架飛機改為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和GTL復合油箱后,可飛行4488公里。
2022-04-26 氫.組織
三菱公司昨天透露,它已投資突破能源催化劑,以支持創新的零排放技術,如氫氣。這筆投資將支持比爾·蓋茨擁有的BEC催化劑,這是更大的突破能源網絡中的一個項目,是公私部門伙伴關系的一種新模式,它將企業、政府、慈善家和個人聚集在一起,投資于關鍵的氣候技術。這將有助于提高氫經濟,催化劑計劃有望支持該領域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
2022-04-25 氫.汽車
4月21日,長安汽車正式發布了長安深藍C385車型,分為純電、增程和氫電三個版本,其中氫電版是中國第一輛大規模生產的氫電轎車。龍蟠科技作為氫電車型的指定冷卻液配套企業,助力長安正式吹響了氫能汽車大規模生產的“沖鋒號”。在此次合作中,龍蟠科技與長安研發團隊密切合作,密切跟蹤C385氫電車型的研發設計和駕駛試驗過程,為其量身定制了性能優異的專屬配套冷卻液產品。
2022-04-25 氫.院校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介紹,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閆文盛教授研究組與孫治湖副研究員合作,提出了通過調控催化劑反應環境優化催化劑催化性能的技術策略,并將該策略應用到了負載于氧化鎂納米片上的鉑納米顆粒催化劑,突破了堿性溶液中析氫反應活性低的內在缺陷。相關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2022-04-22 氫.儲運
最近,印度賈伊斯拉吉夫·甘地石油技術研究所的一個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中,初步探索并報告了表面活性劑泡沫在多孔介質中提高儲氫效率的可行性。過去,人們經常在多孔介質中儲存氫氣,但多孔介質的氣體流動性降低了儲存效率。
2022-04-21 氫.汽車
4月21日,長安汽車今天發布了長安深藍C385,新車分為純電、增程和氫電三個版本。氫電版是中國第一款量產氫電車型,續航里程700公里以上,饋電氫耗低于0.65公斤/100公里,可實現3分鐘超快補能。在韓國、日本和德國正在加強氫能源車型的研發。長安新能源深藍色C385的發布,不僅意味著中國第一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轎車的出現,也有助于探索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各種動力形式。
NewHydrogen推出突破性技術,可取代電解器中的貴金屬
2022-04-21 氫.工業
創新型氫氣發生器系統的開發商NewHydrogen昨天披露了一種突破性的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驗室研究中表現出比鉑更好的性能。NewHydrogen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贊助的研究的最新結果表明,通過取代或大幅減少電解槽中貴金屬的使用,在生產低成本綠色氫氣的目標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2022-04-20 氫.電池
弗勞恩霍夫ILT公司計劃在一個新的實驗室里使用創新技術生產燃料電池,激光技術可以用于生產氫氣。氫實驗室將是一個300米的設施,預計將具備適當的條件來優化燃料電池,作為德國和歐洲氫技術和創新的核心。在這個設施內,弗勞恩霍夫將對各種項目進行研究,這些項目可以實現成本優化和以需求為導向的燃料電池生產。這將有助于實現氫燃料電池的經濟和技術潛力。
2022-04-20 氫.工業
氫氣在玻璃工業中取得了巨大進步,日本電氣玻璃公司昨天展示了僅使用氫氧燃燒器中的氫燃料熔化玻璃的成功演示。該燃燒器由太陽日本三索公司和日本電氣玻璃公司聯合開發,展示了在適當的時候混合氫氣和天然氣的比例時,燃燒器可以如何變化。為此,日本表示將繼續開發氫氧燃燒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大規模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