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種子開遍中國
氫能被譽為21世紀最理想的清潔能源。
作為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新舉措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已決定停止資助和建設燃煤發電項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通過視頻發表講話時表示,中國不會在境外新建煤電項目,承諾加快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實現綠色恢復和發展。
中國的氫氣產生主要在西北和華北地區,主要用料是化石。感官靈敏的資本市場上已經看準了“氫”。
中國的氫燃料項目繼續獲得更多支持。支持來自一些希望鼓勵在其汽車市場使用清潔能源的國家地方政府。最新一家在氫燃料電池業務上獲得政府支持的公司是在深圳上市的北京首航億華資源節約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山西省大同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時給予了支持。北京首航將優先獲得政府 20 億元人民幣(2.9 億美元)的氫產業投資基金、稅收支持和低息貸款。下面按照涵蓋業務介紹氫能相關上市公司。
氫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
制氫
寶豐能源:公司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
嘉化能源:借助氯堿副產氫氣切入氫能產業鏈
鴻達興業:針對氯堿裝置富余氫氣。
陽光電源:公司有專門的氫能部門,研究開發的核心是大功率PEM電解制氫裝備,合作可再生能源以及先進PEM電解制氫技術等,光伏制氫示范相關項目公司已經開始簽訂并部署
天賜材料:項目建設上公司將啟動產品三廢利用,包括副產硫酸、含鹽廢水的再使用,副產氫氣等的利用
嘉化能源、濱化股份、東華能源
儲運
中集安瑞科、杭氧股份
燃料電池
騰龍股份:燃料電池龍頭新源動力第一大股東
億華通: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創新、業務涵蓋電堆和系統
深冷股份:參股徐州銘寰,具有豐富的燃料電池、重整制氫系統開發、制造及系統集成經驗,同時公司產品智能加氫槍是為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氫氣加注的核心零部件設備
大洋電機:參股巴拉德加碼布局氫燃料電池業務,公司產品包括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氫能發動機系統以及車輛旋轉電器
美錦能源:控股華南地區最大的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整車企業飛馳汽車
濰柴動力:已建成2萬套級產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產線
雄韜股份:布局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
東方電氣:具備動力燃料電池自主技術,全國首批高原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成功交付
雪人股份:并購參股瑞典SRM公司,取得了全球領先的燃料電池空壓機及氫循環泵技術和品牌,已向國內21家整車和發動機企業供貨
漢鐘精機:已研發出應用于燃料電池產業的空氣壓縮機產品
鮑斯股份:深耕壓縮機領域,在燃料電池壓縮機領域有望把握進口替代的機遇
冰輪環境:氫氣液化技術、氫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氫燃料電池關鍵零件、加氫站壓縮機的研發和生產
大元泵業:液冷泵已批量供貨給捷氫科技、江蘇清能、上燃動力、億華通等國內燃料電池頭部企業
交通
中通客車、宇通客車、福田汽車、中國中車
質子交換膜、膜電極
安泰科技:金屬雙極板已實現巴拉德供貨,有氣體擴散層等業務,在質子交換膜和催化劑布局
百利科技:成功研發高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
道氏技術: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等材料的研制和銷售
科力遠、威孚高科、東岳集團、百利科技
催化劑
貴研鉑業:領跑國產燃料電池催化劑
龍蟠科技:投資安徽燃料電池企業明天氫能,重點布局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的研發
加氫站
富瑞特裝:車載高壓供氫設備和加氫站設備
衛星石化:將生產過程中富余的氫氣,開展氫能源業務拓展、參與氫能利用技術開發、尋求加氫站建設
厚普股份:加氫槍與加氫質量流量計等多項氫能加注設備關鍵零部件已率先打破了國際壟斷,設立合資子公司從事加氫站的開發、生產及銷售。
鴻達興業、德爾股份
作為中國領先的油氣業務企業,中石油、中石化紛紛宣布進軍氫能領域!那么為什么讓這些原本已經在業內占據一席之地還要考慮如今充滿問號的氫能呢?
燃料電池發電機是我們在不放棄我們最喜歡的愛好的情況下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方式。
燃料電池相對于汽油或柴油發電機的優勢
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時,燃料電池發電機具有幾個明顯的優勢:
1.清潔能源,大多數燃料電池僅產生水、電和少量廢熱作為其排放物。有些系統確實會產生少量二氧化碳,但遠低于燃燒發電機產生的二氧化碳。
2.效率,內燃發電機包含許多會降低其效率的運動部件。燃料電池發電機使用沒有移動部件的化學反應,提供了一個更簡單、更高效的系統。
3.安靜的,由于其特性,大多數燃料電池產生的聲音很小或沒有聲音。
4.熱門研究領域,雖然它們是一項古老的技術,但燃料電池領域不斷有新的發展。
隨著我們進入 2020 年年中,對環境的關注空前高漲。對于我們這些熱愛休閑車生活的人來說,替代品很少。
前景
應G20主席國日本政府的要求,國際能源署編制了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分析氫氣的現狀,并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指導。
清潔氫現在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商業動力,世界各地的政策和項目數量迅速增加。現在是時候擴大這項技術的規模,減成本,讓氫廣泛使用。向各國政府和工業界提出務實和可行的建議將使充分利用這一日益增長的勢頭成為可能。
當下環境,企業對創新能力的追求得到了提高,更多的企業選擇與高校或國外企業合作,通過微觀創新將這些技術充分市場化和國產化。氫能工業將迎來光明燦爛的未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