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觀察消息,3月12日,河鋼集團發布《低碳綠色行動計劃》,提出了2022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實現碳排放量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實現碳排放量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總體目標。
其中涉及氫能方面的布局包括:通過應用高爐噴吹氫氣等技術,深入推進能源利用高效化;進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發展熱泵、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持續加大綠色電力的消耗占比。并著重加強對超低排放、固廢危廢等方面的管控,加快固廢減量和循環利用,建設全流程綠色物流體系,大力發展電力重卡及氫燃料重卡運營體系。
據了解,碳減排是鋼鐵工業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舉措,也是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其中,氫冶金又是鋼鐵行業履行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手段。2020年,河鋼在張家口地區率先啟動建設全球首例富氫氣體直接還原示范工程,從分布式綠色能源利用、低成本制氫、氫氣直接還原、二氧化碳脫除等全流程和全過程進行創新研發,探索世界鋼鐵工業發展低碳、甚至零碳經濟的最佳途徑,打造“未來工廠”。
河鋼的氫氣來源于自身焦爐煤氣中的副產氫氣,利用充足的氫源優勢,河鋼集團積極介入制氫、儲運、加氫站等領域,并聯合重卡、電堆、動力系統等相關的科研院所和廠家,共同研發氫能重卡。
去年8月,河鋼首座加氫示范站投入運行。這是我國鋼鐵行業首個固定式加氫示范站,實現了國內首例49噸氫燃料電池重卡的同步運營,構建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可循環工業生態運輸體系,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開辟了一條除城市公交、城市物流以外,全新的服務于工業企業的重卡運輸示范道路。
河鋼依托現有的產業鏈條和豐富的副產氫資源,以首座加氫示范站投入為契機,圍繞重載物流、氫能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全面啟動氫能戰略,通過重卡“柴轉氫”集中運營,搭建京津冀地區氫能應用示范平臺,引領京津冀地區零排放、零污染物流發展。
河鋼未來將以氫能重卡為抓手,引入配套設備供應商及技術服務商,廣泛應用于基站式電源和電力供應系統、能源互聯網、車輛、飛機及軌道交通應用、船舶及水下工作站等水中應用以及其他特殊領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