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一兵: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綠氫”是未來方向
作者:官方
來源:廣州日報
所屬欄目:院士之聲
發布時間:2021-10-19 10:33
[ 導讀 ]氫能被譽為未來世界能源架構的核心,也被認為是最清潔的燃料。目前,96%以上的商用氫氣是由化石燃料生產的,在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
氫能被譽為未來世界能源架構的核心,也被認為是最清潔的燃料。然而,如果氫來自化石燃料,其制備過程并不“干凈”。目前,96%以上的商用氫氣是由化石燃料生產的,在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這種類型的氫也被稱為“灰氫”。
發展氫能不能偏離初衷。從環境和生態的角度來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氫不僅可以實現“零碳排放”,獲得真正清潔的“綠色氫”,還可以轉換間歇性和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儲存作為化學能源促進了新能源和電力的消化,由此產生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可估量。
據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特聘教授程一兵介紹,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取“綠色氫”是未來走向,電價是決定氫能成本的關鍵因素。從各地區工商業電價來看,平均電價約為0.66元/千瓦時。同時,按照我國目前的發電方式,仍以火力發電為主。目前國內綠色氫的生產成本在每公斤20元左右,其中70%以上是電力成本,煤制氫約7-8元。可見,我國現有電網暫時無法滿足綠色氫產業的發展。
“此外,水電解制氫設備、大型氫能儲運等技術也面臨挑戰。”程一兵說道。總體而言,氫能仍處于產業化初期,根據國際相關數據,僅當一公斤氫氣的生產成本達到3美元(約合人民幣20元),而要達到這個結果,每度電需要達到2美分(約合人民幣0.13元)。“這個標準和中國的電價結構還有很大差距,要實現這個目標,下一步需要降低新能源的電費,實現水電解制氫。”
往期精選回顧: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