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成為綠色產業。”在昨天由市科技創業中心組織的以“構建適合企業的“碳中和”路徑為主題的“創在上海·科創企業分享活動”上,中國寶武上海吳淞口創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翊語出驚人。
作為能源密集型行業,鋼鐵行業是31大類制造業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它如何與綠色產業相關聯?
胡毅說,煉鋼副產品焦爐煤氣含有50%以上的氫氣。過去,焦爐煤氣是“燒一次”處理的。寶武集團年產鋼材2億噸,這一燒了100億元。目前,寶武集團已成立清潔能源公司,開發焦爐煤氣提氫技術,不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能大量生產廉價氫氣。
“焦爐煤氣提煉出的氫氣價格可以低至電解氫氣的1/3~1/6,寶武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氫氣供應商。” 胡翊說。
氫產業鏈的源頭就在那里,氫氣用在什么地方?今年上半年,寶武集團采購了50輛氫能重卡,開啟了“重卡氫能”新模式,此舉讓上海儀坤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鷹頻頻點頭。
吳海鷹觀察到,在國外,重卡已經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重要使用場景,為什么?“重卡尾氣是達標工作的重點,由于重卡行駛路線相對固定,有利于線路內加氫設施安全、安全高效。”他說。
為積極推進氫能布局,去年寶山區吳淞片區還開設了氫能產業園,氫能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寶武集團以龐大的體量帶動全產業鏈創新。
例如,在制氫、加氫、用氫的氫能產業鏈中,燃料電池是串聯上下游的高效部件,上海多家企業在燃料電池方面取得了突破,膜電極也是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上海唐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章俊良帶領團隊研發了適合汽車工況的合金催化劑,與傳統的鉑碳催化劑相比,大大降低了鉑負載量。據悉,公司三大基地建成后,年產能將達到300萬輛,可供近1萬輛汽車使用。
上海治臻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提出了獨創的“兩板三場”燃料電池電堆結構,單芯片厚度減少52%,堆疊功率提升至2.4倍,成為國內首款通過5000小時壽命電池評估的車型。換句話說,如果這輛車已經運行了10年,發動機是不會壞的。
“隨著大量低成本氫的供應,全國范圍內大量的氫能廠商已經聚集在氫能產業園,預計未來將產生更多的顛覆性和創新型企業。” 胡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