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各界熱議紛紛——
助力新能源汽車實現“雙碳”仍需“跨界協同”
9月16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全球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320萬輛。其中,在華銷量將達到136.7萬輛,占中國新車銷量的5.4%。截至2020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中國占比超過50%。
新能源汽車交出的成績單,讓不少人感慨萬千。
新能源汽車迎來全面市場化突破拐點
萬鋼表示,在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特別是在以歐盟和中國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全面市場化的拐點。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影響不斷深入,跨行業協同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車能融合”“車路協同”“車網互聯”聚合賦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汽車行業面臨著低碳轉型的巨大壓力,以汽車為主體的道路交通碳排放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0%。”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表示,汽車產業碳減排作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一環,歐美日出臺更嚴格的新車排放法規,加強研發產業布局,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認為,“雙碳”目標推動產業轉型加速,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他坦言,我國剛剛開始從碳減排的角度制定目標和規劃路徑,面臨數據統計基礎薄弱、碳管理和排放
強大的技術協同,匯聚汽車行業的碳減排
汽車行業如何幫助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相里斌認為,要通過系統的思考和協同的方式,推動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科技部通過國家科技計劃,系統部署智能制造、可再生能源、先進儲能與智能電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綠色回收和再利用、智能交通等降碳、零碳技術進行了系統部署,協同推進綜合集成應用示范,支撐汽車產業碳減排的強大技術合力。
不僅如此,我國還將大力發展動力電池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智能化方向。“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全力支持全固態動力電池研究和動力電池熱擴散安全等瓶頸技術研發。同時,依托相關專項,全面加大對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支持力度。
“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在交通領域的重要應用載體,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的大力發展對促進碳減排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相里斌透露,我國目前的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實現了千輛級應用。未來將實現萬輛級應用。下一步,科技部將重點研發大功率長壽命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技術,突破燃料電池產業化面臨的壽命、成本、可靠性問題,協調發展氫能全鏈技術研究,著力解決綠氫儲存和遠距離存儲問題。
針對汽車行業向碳中和邁進,萬鋼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能源供應、物資供應、制造、交通出行等領域的碳中和技術聯合研究和學術交流。二是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和關鍵材料回收利用,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完善和發展;再次,探索開展整車及關鍵零部件低碳認證標準的國際互認,推動汽車產品碳排放信息互聯互通發展,最后,建立全球汽車行業在低碳管理政策等領域的合作對話機制,形成以公平為原則、以協調為核心的國際汽車貿易低碳管理機制。
會議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主辦。圍繞“全面推進市場化、加速跨產業融合、攜手實現碳中和 ”為主題。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