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7月27日,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成都制造“1+7”政策體系(征求意見稿)》,其中氫能提到: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發展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柔性電子、抗體藥物、衛星互聯網、超高清顯示、綠色氫能等產業,創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3~5個全球、全國產業地標,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優勢。
突出發展綠色制造。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推進產業生態化,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先進節能、循環利用技術和裝備,加快清潔能源替代,積極發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推進生態產業化,加快發展光伏、綠色氫能、動力電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加速集群成鏈,打造一批綠色產業地標,建設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加強能源要素保障。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政策,進一步提高電力、燃氣、通訊保障水平,加快對有條件企業實施“一戶一表”直供,降低用能成本。引導企業用好分時電價政策,落實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新型電池、電解水制氫、光伏等綠色高載能企業和重點優勢企業納入全水電交易,對暫未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工商業用戶,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
瞄準碳達峰碳中和產業發展制高點,重點發展高效節能裝備、晶硅光伏、綠色氫能等清潔能源支撐產業,鋰離子、鈉離子電池等動力電池及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清潔能源應用產業,聯合區域周邊城市申報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布局發展搶占新型儲能、低碳電力設備、固碳、能源互聯網等領域,形成新增長點;發展水處理、大氣治理、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先進環保裝備以及高端裝備再制造、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等再制造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支撐全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中承載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戰略支撐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先行區。
重點發展電解水制氫、高密度氫儲運、高效加氫、燃料電池及電堆、關鍵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以及儲氫罐、加氫設備等,營造新場景,開展示范推廣,加快構建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應用”全產業鏈高端裝備研發制造集群。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重點提升人工智能、抗體藥物、綠色氫能等領域市場競爭力。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基因治療、未來網絡、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構建產業梯度清晰、競爭優勢突出、動能轉換有力的“支柱+新興+未來”制造業新體系。
支持綠色低碳產業集群發展。加快發展光伏、綠色氫能、動力電池、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形成支撐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核心力量。光伏領域重點發展高效光伏電池、智能光伏組件、光伏發電系統設備及關鍵元器件;綠色氫能以場景營造為切入點,加快構建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應用”全產業鏈高端裝備研發制造集群;
聯動攀西、川西北發展光伏、鋰電、氫能等綠色低碳產業,構建“研銷在成都、共建產業鏈、綠電齊共享”合作模式。
賦能高端裝備,爭創國家車聯網先導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成都),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四川省無人機產業創新中心、引進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認證平臺、氫能國家級檢測認證平臺,打造國產民機維修基地、軌道交通維保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