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6月15日重慶發布《重慶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開展氫能利用研究,以先行先試帶動推廣應用,加快“油氣電氫”綜合能源站建設,車用綜合能源站達到100座。
氫能利用示范:建設成渝氫走廊,開展氫能在交通領域示范應用,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到2025年規模達到1500輛,建設多種類型加氫站30座。
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示范工程,完善港口岸電、APU(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油氣回收等基礎設施,持續提升道路等級,開展以節能照明、拌合樓油改氣等節能環保技術為代表的綠色公路建設,推動綠色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樣板工程建設。
圍繞中國西部(重慶)氫谷、成渝氫走廊建設,穩步提升制氫能力,并探索優化儲運方式,適度超前建設加氫基礎設施網絡。以兩江新區、九龍坡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為龍頭,積極打造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推動氫氣制備、儲運、終端供應全產業鏈發展。
氫能:培育發展工業副氫提純利用、氫能儲存、氫氣壓縮機、液氫泵、加氫機及核心閥門等氫能制造、儲存、運輸裝備。
聚焦頁巖氣、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氫能等前沿領域技術研發,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能源研究機構落地重慶,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科技研發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一體研發平臺。加大油氣、電力、氫能等重大技術攻關,攻關海相深層、常壓頁巖氣和陸相頁巖油氣富集評價技術,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研究,力爭形成一批國家和省部級能源科技進步成果。
重點研究機構:爭創國家頁巖氣技術創新中心,引進和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海上風力發電、氫能動力等研究機構建設。
重大技術攻關:力爭突破侏羅系陸相頁巖油氣開發,頁巖氣立體開發技術,深層、長水平段優快鉆井技術,儲氣庫跨層系擴容建設技術;開展海上大兆瓦風電機組裝備研發;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技術攻關;開展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電堆、關鍵材料和關鍵零部件攻關。
加快推動成渝氫走廊建設。爭取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成渝地區,聯動帶動中西部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未來社會清潔能源和動力轉型。促進以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都市圈為龍頭的產業先行城市的氫能產業發展,助力成渝之間走廊城市的氫能產業布局。支持在渝蓉、成渝、渝萬等高速公路沿線布局建設加氫站,加快打造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城際示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