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被視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將發展氫能產業提升到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并制定相關發展政策、規劃和路線圖,積極布局氫能產業。我國也非常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2019年3月,氫能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制定了氫能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2019年5月,《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分三期推進長三角加氫走廊建設,力爭將其建設成為國際先進的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實現氫能加油基礎設施與燃料電池汽車協調均衡發展。
廣東氫能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目前,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已經聚集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源企業和研發機構,氫能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為進一步優化全省氫能產業發展布局,加強區域氫能創新資源整合利用,近日,我們對廣東氫能產業走廊(以下簡稱“氫走廊”),分析了廣東氫能產業走廊建設的必要性和基本條件,提出了三項建設規劃和相關對策。現將相關情況綜合整理,供領導決策參考。
一、廣東氫能產業建設
走廊基本情況
政策環境日益改善
在省級層面,2018年廣東省印發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提出“加快完善氫能產業布局,推進氫氣生產、儲運、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省科技廳通過組織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大力支持氫能技術研究。
地市層面,佛山印發了《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提出“以氫燃料電池為突破口,培育帶動制氫、輸氫、儲氫、用氫”及相關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廣州市印發《關于印發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的通知》(穗埔府規〔2019〕14號),提出推進新能源建設黃浦區綜合利用示范區;深圳、珠海、惠州等也紛紛出臺相關規劃,對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進行總體布局。
積累儲備一批氫能技術
在制氫方面,凱豪達開發的電解水制氫設備制氫效率優于同類產品;埃森新能源公司依托珠海長煉石化有限公司,目前擁有40噸/日制氫能力。
在氫儲運方面,黃浦區引進了上海舜華車載儲氫加氫設備研發及產業基地項目;佛山引進了北京科泰克儲氫罐項目,在氫燃料電池發展方面,鴻基創能、南科燃料等重點進行電堆核心材料的研發,廣東國鴻氫能已建成年產2萬個電堆、5000套系統的商用電堆及系統集成生產線。
在示范應用方面,佛山被列為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推動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示范城市,目前有7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在運營;廣州、深圳等地已經有了氫能
打造了一批氫能產業創新平臺。
廣東圍繞氫能產業創新發展需求,成立了廣東省燃料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院、廣州氫能能源創新中心等研發支撐平臺,大力推進氫燃料電池及系統等關鍵技術,部分領域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同時,依托仙湖實驗室的省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實驗室佛山分院也已開工建設,聚焦氫能等新能源領域,著力解決重大能源領域科學問題,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為滿足廣東能源需求提供有力支撐,降低能源成本,保障能源安全。
氫能產業園及加氫基礎設施
施工有序推進
目前,廣州、佛山等地正在積極規劃建設符合氫能發展需要的高水平氫能產業園。例如,廣州市黃浦區提出在云浦灣地區建設氫谷,項目總投資44.38億元,重點開展電堆及核心材料、燃料電池系統、整車技術、加氫站設備等氫能源領域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研發。目前有11個項目將在批量生產和制造中實施,佛山南海區擬在丹灶鎮建設47.3平方公里的“仙湖氫谷”,擬建設氫能企業總部集聚區、氫能研究院和氫能技術展示中心,完善和拓展產業鏈,打造創新的氫能產業生態圈,在加氫站建設方面,截至2020年底,廣東已建成加氫站30座,在建和擬建加氫站29座,數量全國第一,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已初步形成。
2、建設方案初步設想
建設氫能產業走廊的必要性
在廣東發展氫能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地獨立治理”的現象,全省“一盤棋”的發展格局尚未形成,通過研究建設廣東氫能產業走廊,對全省氫能資源整合利用、統籌優化氫能區域布局、加快氫能產業集聚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促進作用。能源產業支撐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有利于推動沿線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等氫能創新資源集聚,加快完善氫能產業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有利于發揮佛山、廣州、深圳等地的資源優勢,統籌全省氫能產業發展,減少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形成整體競爭優勢,三是幫助加快氫能資源開發利用,提高氫能在全省能源應用中的比重,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關于建設氫能產業走廊的建議
方案一:打造“佛山-廣州-深圳氫能產業走廊”
初步設想:形成“一廊三核多線”的空間布局?!耙焕取笔侵浮皬V東氫能產業走廊”;“三核”是指佛山、廣州、深圳氫能產業的三大核心區域;“多線”是指廣莞深城際等主要交通干線開展氫能商業化示范運營,引領和帶動全省氫能產業發展。同時,輻射帶動東莞、云浮、中山等地大力發展氫能相關裝備及產品等配套產業,形成“氫走廊”建設的重要“支撐區”。力爭到2025年氫能產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引進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5-10家,示范汽車8000輛,擁有加氫站80余座,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氫能產業體系,走廊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氫能產業集群。
方案二:建設“佛云氫能產業走廊”
初步方案:繼續強化佛山作為廣東氫能產業引進和發展的先行者,依托佛山和云浮氫能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氫能關鍵核心技術、產業鏈建設園區、加氫站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吸引聚集氫能產業資源,著力打造“佛云氫能產業走廊”,到2025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形成年產氫能源商用車和乘用車5000輛、車用燃料電池模塊2萬套、氫能源汽車5000輛的生產能力,建設30座加氫站,建成國內大型氫燃料公交車、物流車、乘用車等氫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方案三:建設“沿海氫能產業走廊”
初步規劃:建設以廣州、深圳等珠三角沿海主要城市為氫能創新核心區,向湛江、揭陽沿海經濟帶兩端延伸的“濱海氫能產業走廊”。到2025年,氫能產業將得到規模推廣和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萬輛,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輛,成為廣東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建成5-8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氫能產業,集聚區將建成世界領先的產業體系和技術體系,高效儲氫技術成熟度和可靠性大幅提升,完成了新型液/固氫儲運裝置和加氫站的開發應用,加氫站網絡已初步建立60多座以上,氫能可以多種形式使用,廣東省沿海經濟帶氫走廊已初步建成。
三、一些對策和建議
“氫走廊”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廣東雖然具備建設“氫走廊”的一定基礎條件,但仍面臨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問題和挑戰,要加強對氫能產業發展的統籌研究,前瞻性地統籌部署“氫能走廊”建設工作,努力將氫能產業建設成為成為全省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目前,我們正在根據廣東氫能產業的發展,研究提出推進“氫能走廊”建設的若干建議。
加強氫能統籌,全力支持“雙區”建設
充分利用國家對廣東的利好政策,前瞻性研究部署全省氫能產業發展,以“氫能走廊”建設為抓手,帶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一是將“氫能走廊”建設納入廣東省“十四五”規劃,明確氫能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統籌部署促進發展;二是研究制定《廣東氫能產業走廊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氫能走廊”建設總體思路、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吸引國內外氫能能源產業資源向走廊集聚,同時明確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的功能定位,避免重復建設,實現錯位協調發展。走廊”納入“雙區驅動”建設項目,在人才、資金、土地等方面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氫走廊”建設
建議成立“氫能走廊”建設領導小組,由省主要領導任組長,省發展改革、經濟信息、科技、國土等部門與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主要領導為會員,成立“氫走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實施、落實、談判和日常管理,主要城市成立氫走廊建設推進工作組,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成立“氫走廊”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匯聚院士、知名專家、教授、企業家等,為“氫走廊”重大問題和發展規劃提供智慧和建議,提供決策支持“ 建造。
加強核心技術研究,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
建議在省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等重大重點專項中,加大制氫、儲氫、氫輸運、雙極板、催化劑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等關鍵環節的核心技術研究。鼓勵省內科研機構申報國家氫能技術攻關項目,匯聚優勢力量,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圍繞氫能產業發展需要,組織實施一批省市聯動項目,加快技術從科研試驗向規模商業化應用轉化,不斷完善和提升技術水平。
推進主要平臺載體建設,加快創新氫能源資源積累
建議重點支持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一批配套能力強、帶動效應突出的氫能產業園區,打造氫能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積極對接國際氫能創新資源,高標準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提升廣東氫能技術研發能力,組織舉辦UNDP氫能產業大會,籌建粵港澳大灣區氫能創新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氫能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成立廣東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聯盟,切實加強產學研用合作,積極引進省外科研和產業力量。
鏈接全球頂尖氫能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打造世界一流氫能人才高地
建議抓住新一輪中外留學生“歸國”浪潮,結合廣東省氫能產業發展需求,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高端領軍人才和研發創新團隊在氫能領域吸引留學生來粵工作。加強省“珠江人才計劃”和“啟航計劃”與廣州、深圳、佛山等地人才工程的對接,切實解決高層次人才住房、家屬就業、孩子的上學?!拔黝悮淠茴I域創新創業人才到廣東發展,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采取“學歷教育、項目建設、支持”的形式,著力培養一批地方青年科研創新人才,鼓勵和支持省內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開設氫能專業,大力培養氫能復合應用人才。
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氫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建議研究制定“氫走廊”加氫站網絡建設實施方案,重點指導廣佛高速、廣深等主要干道加氫站合理布局高速、沿江高速通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制定發布加氫站建設標準規范,推進加油站、加氫站一體化設計建設,鼓勵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省發改、國土、交通、環保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簡化加氫站審批流程,降低審批門檻,有效提高審批效率。加大氫能示范推廣力度,擴大氫能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