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很多院士專家來到福建福州開學術研討會,研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布局。
為何選擇在福州而不在其它的城市,想必除了這是省會城市以外,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福州所擁有的本地資源。
福州的優勢
據了解,福州發展氫能源汽車的優勢,一是擁有許多家汽車制造廠,有東南(福建)汽車、福建奔馳、新福達汽車等整車生產及研發基地。
二是福州的雪人公司收購了多家國外公司,在氫燃料電池的兩大核心部件上有技術優勢,福州有多所大學在研究這個課題……
三是當地有多個化工項目可以低成本生產氫原料,沿海的風力水力發電可以低成本電解產生氫。
氫能源的使用過程
事情還要回到本質上看,使用燃料電池的過程是這樣的,氫和氧在電池中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流,再將電流輸入到鋰電池組中,最終靠鋰電池提供動力。
氫的產生,有多種方法,現在最環保的產生氫原料的方式就是電解水,先消耗電產生氫,然后消耗氫轉化為電存在電池中,最后再通過電池提供動力。
就具體到氫燃料作為汽車動力使用上說,為何不用將電直接充入汽車電池,要多一個步驟用電解氫,再用氫轉化電呢?
從大局上看,這個問題牽涉太多利益方,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其歷史發展原因,其間要查詢資料很多,要驗證的事實太多,不同流派的專家都無法說服對方。
相信大家有這個體會,有些事情從微觀上看是錯的,但是從宏觀上看是對的。
有些具體事件雖然負面,但是將負面的概率降到一定比例,那么對于全盤的規劃來說,就是正確的。
氫能源的技術值得追尋
可以確認的是,氫能源的利用,這樣的技術是值得追尋的,全國各省都有不同的氫能產業規劃,當地政府按部就班地推動著事情往前走,福州當前就計劃在未來打造出國家級氫能產業示范基地。
相信有了政策層面的支持,在不久的將來,福州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氫能源產業鏈中必然會有一席之地。
據說有研究表明,汽車的行駛里程在130公里以下,鋰電池更具優勢;130公里至200公里,鋰電池和燃料電池差別不大;
大于200公里,燃料電池有優勢。在實現規模產業化后,加氫站的成本將比充電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