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
據高工氫電網3 月24 日報道,近日,成都市經信局等8 部門聯合發布了《成都市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試行)》,主要針對成都市行政區域內加氫站,包括獨立加氫站、合建站、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的規劃、審批、設計、施工、驗收,以及加氫站運營與安全管理等。試行辦法指出,全市加氫站布局專項規劃將由成都市經信局牽頭編制,并由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納入城鄉規劃。
自2019 年正式啟動綠色氫都以來,成都已成為國內氫能發展重點城市之一。
點評
我們認為:
1。中國加氫站的核心設備目前仍然依賴進口,制氫技術與國外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但國產化大趨勢已經初見倪端。
加氫站是氫能源產業鏈的核心,在上游制氫和下游用戶之間起到關鍵性的連接作用。加氫站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站內制氫技術和外供氫技術。站內制氫技術又包括天然氣重整制氫和電解水制氫。其中,電解水制氫已經應用廣泛且技術已十分成熟,歐洲大多數加氫站都采用此技術,然而我國大部分加氫站仍未能掌握這種技術,僅有少部分加氫站具備站內制氫能力,其余加氫站的氫氣則主要來源于外部供氫,即使用氫氣長管拖車(運輸高壓氣態氫)、液氫槽車(運輸低溫液態氫)運輸。由于國內缺乏成熟量產的加氫站設備廠商,因此購買進口設備推高了加氫站建設成本,平均成本為1500 萬元左右,過高的建設費用使得大多數加氫站都處于虧損狀態。未來,我國將加速研制加氫站核心組件,提高設備國產化程度,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2。國家積極推動加氫站建設,各地積極出臺政策落實加氫站規劃。
由于加氫站建設數量的普及將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進程,國家近年來重點扶持加氫站建設。2020 年6 月,住建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國家標準《加氫站技術規范(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擬新增液態氫儲存相關內容及技術標準;同年12 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未來加速發展綠氫制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產業鏈發展?,F如今,我國多個城市已經開始布局氫能產業,在加氫站方面,2025 年我國加氫站規劃建成300 座,到2030 年加氫站總數將高達1500 座。
3。我國氫能產業鏈初具雛形,氫能行業市場空間巨大,將迎來快速爆發期。
氫能源的廣泛應用是國際大趨勢,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50 年,全球氫能占能源比重將達到18%,氫能產業鏈產值將超過2.5 萬億美元。隨著技術突破和資本方的持續投入,未來十到二十年年全球氫能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在氫能領域,我國已經初步布局了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涵蓋制氫、儲運、加注、應用等4 個環節,中央政府也在積極持續推動產業發展。全國已有20 多個省、46 個城市開始關于氫產業的戰略規劃,預計到2025 年,我國的氫能及其相關產業累計產值將超過9 千億元。
投資建議
加氫站建設正處于行業黃金期,其對氫能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我們建議關注加氫站板塊的相關標的:厚普股份、深冷股份、中泰股份、美錦能源、華昌化工和富瑞特裝等。
風險提示:核心設備不完善風險;技術壁壘風險;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