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常熟市體育中心于4月25日舉辦了氫燃料公交運營啟動儀式,14臺由宇通客車與未勢能源合作打造的氫燃料公交車已經交付給了常熟城鄉公交公司,并且正式開啟運營。
據了解,這些車輛將負責常熟經開區和主城區重要的干線運輸,途經濱江體育公園、濱江科創中心,以及許多經開區的重點企業和高校園區,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投入運營的宇通氫燃料公交車不僅打造了常熟城市風景線,也成為常熟低碳綠色城市的新標志。
此外,宇通客車還將繼續擴大常熟氫能公交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氫能產業的布局優化、基礎設施的完善、氫能消費市場的擴大以及產業技術的孵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助力常熟更加接近實現“氫能車城”的目標。
常熟是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發展地區,其優越的汽車產業基礎和豐富的副產氫資源優勢相結合,緊緊圍繞“碳中和、碳達峰”的戰略目標,全力搶抓氫能技術改革的新機遇,以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工程。
常熟市制定并頒布了一系列與氫能產業相關的政策文件,包括《常熟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常熟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路線圖》以及《氫燃料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
常熟市不斷制定政策牽引,引導企業投入氫能領域,吸引了眾多頂尖氫能企業前來落地,重點聚焦在創新研發、科技孵化、系統集成、核心零部件、基礎設施和示范應用等領域。
截至目前,已經引入29家國內外領先的氫能企業投資40個核心項目,總投資額達近40億元。
眾多氫能頭部企業的總部和研發中心,其中包括豐田在內,都已經落戶常熟。目前,第三座加氫站正在緊張施工中。整個城市已經具備了年產氫氣超過1億立方米的制氫能力。常熟市已經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領域形成了高水平的龍頭企業帶動、配套設施完善、集聚發展的產業格局,這種高質量的產業布局初步展現了常熟市美好愿景——打造一個"氫"山綠水的美好城市。
常熟市城鄉公交客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龐文清表示,“我們更加重視的是與氫能產業鏈頭部企業的合作,無論是宇通客車還是未勢,都具備深厚的氫能技術積累,雙方合作的產品讓人放心”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氫燃料客車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宇通經過十余年的積累,目前已推出一系列全系氫燃料商用車產品,包括客車、公交、環衛、重卡和輕卡等各種車型。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宇通客車已推廣650多輛氫燃料商用車,并已累計安全運營超過5千萬公里。
宇通氫燃料產品以其“安全高、效率高、氫耗低、寬適應”的特點脫穎而出。該車輛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全面生產質量監控,經過碰撞、涉水、高寒以及可靠性路試和整車爬坡等多項試驗驗證,確保整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為國內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頭部企業,未勢能源憑借其強大的研發資源和產業體系建設能力,已經構建了國際化的研發網絡,并成功打造了氫電、電堆和儲氫三大技術平臺。未勢能源還成功構建了一體化產業鏈生態體系,實現了制、儲、運、加、應用等各個環節的銜接。未勢能源一直致力于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合作,創造更大的運營價值,從而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應用和加速應用于多個場景。
14輛10.5米的氫燃料公交車在常熟市投入使用,具有補能時間短、續航里程長、運行噪音小、環境適應強等多重優點。恰恰是因為兩方本著開放共贏的合作理念,才促成了常熟氫能公交項目的成功落地,為氫能產業鏈上的企業合作樹立了一例成功的樣板。
氫能源不僅是國家實現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全面實現碳中和戰略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然而,目前國內氫能產業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政策支持、技術水平、配套設施和產業化能力,因此,優先發展氫能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在氫能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解決的是氫源問題。隨后,各個環節的基礎設施規劃,比如制氫、加氫、運氫、儲氫等,是按照公交線路運營需求為基礎進行整體構建,符合城市發展規律。氫能公交的應用,為城市氫能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布局框架。
一種新型能源要推廣市場應用,除了需要合理的基礎設施規劃,還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消費市場。宇通氫能公交的應用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僅這一批次的14輛氫燃料公交車的投入運營就能產生近200噸/年的氫需求,為其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
宇通客車和未勢能源將在未來攜手更多產業鏈合作伙伴,繼續開展規模化的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同時,將圍繞產業布局,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更多的力量助力實現“雙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