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成都氫谷”傳出好消息:在成都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中國首條量產級和標準化綠氫電極產線投產,意味著成都氫源制備關鍵材料取得重大突破。本次“彭州制造”堿液電極正式投產,推動產氫能力提升3倍,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將解決堿液制氫相對運營成本過高的問題,彌補成都綠氫裝備材料領域的空缺。
知識產權完全自主、產氫能力提升3倍
本次投產的堿液電極(JA系列)是國內綠氫材料技術領跑者上海莒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彭州落地的GW級電解水制氫催化電極工廠項目生產的首款產品,具有高電流密度、低能耗、室溫啟動的特點,最高電流密度可達1.1萬A/㎡,產氫能力提高了3倍,綜合能耗降低了10%以上,解決了堿液制氫相對運營成本過高的問題。
“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家綠氫電極的數字化工廠。從產品工藝到產線設計都是全球首創,并且相關知識產權完全由企業自主。”據莒納科技CEO周振聲介紹,莒納成都工廠是按照德國工業4.0標準建設的,擁有中國第一條量產級和標準化的綠氫電極產線。根據數字孿生、多線協同、虛擬調試等技術,可實現快速生產和自動化生產。從今年開始,GW級電解水制氫催化電極工廠項目將建設多條標準化的400MW電機產線,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擴大,整體產能將于2025年達到GW級水平,推動成都“綠氫之都”建設。
2030年“成都氫谷”產值突破200億元
從項目簽約到產品問世,GW級電解水制氫催化電極工廠項目僅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這也是成都氫能產業加速發展的縮影。
據悉,作為成都綠色低碳產業的重要承載地,去年9月底,GW級電解水制氫催化電極工廠項目、綠氫供應中心、氫能裝備研發中心、制造基地等,涵蓋氫能、綠色低碳等領域,協議總額超過220億元的23個項目在2022年成都(彭州)重大項目簽約開工儀式暨成都氫谷發布會上完成簽約,“成都氫谷”正式揚帆遠航。預計到2030年,綠氫將占50%以上,基本建成服務成渝,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綠氫輸出高地,構建涵蓋交通、發電、工業等多元化綠氫應用業態,氫能全產業鏈產值將突破200億元。
彭州是成都氫能規劃布局中唯一的“氫源城”,也是成都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所在地。將圍繞氫能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加快構建“一中心、一聯盟、兩基地、多場景”的氫能全鏈條產業布局。
目前,“成都氫谷”聚集了艾爾普、空氣化工等龍頭企業,涵蓋氫源制備、氫能儲運及加注等領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
“我們還將加強‘中國有機新材料高地’,彌補西南鋰電關鍵材料布局空白,促進氫源制備為重點的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其中清潔能源產業產值450億元,先進高分子材料品牌優勢顯著,基本建成鋰電材料產業集聚區及成都“綠氫之都”產業引領的‘火車頭’?!背啥几叻肿有虏牧袭a業功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