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是中國第一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為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中國氫能產業的先行地區,4月21日,南海區發布了《佛山市南海區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以下簡稱《氫能三年行動計劃》),詳細部署了未來三年南海氫能產業的工作。
這是南海首次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顯示了南海堅定發展氫能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南海本次制定的《氫能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對接國家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同時糅合了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任務要求,是南海氫能發展的行軍圖。”南海區副區長黃智斌說。
踐行國家戰略
制定氫能產業“行軍圖”
在雙碳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將氫能的發展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措施,并出臺了一系列計劃和政策。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明確氫能源屬性,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是能源終端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關鍵發展方向,指出了我國氫能產業的中長期發展方向。
南海作為中國最早布局氫能產業的地區之一,自2009年以來已經布局了13年。南海作為廣東省佛山氫能產業的核心區域,已成為中國氫能產業鏈最完整、氫能商業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地區。
目前,南海以“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線,氫能是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以仙湖氫谷為主要陣地,聚集了100多家氫能企事業單位。整個氫能產業鏈趨于完整,產業項目總投資超過400億元。全部達產后,將形成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南海區發改局局長葉新表示,南海將順應產業發展趨勢,打破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此,南海區發布實施了《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南海氫能產業積累的優勢,進一步夯實基礎,促進氫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擴大產業發展空間。
明確目標任務
既是軍令狀,也是加壓器
南海《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一系列目標:到2025年,在質子交換膜、碳紙等關鍵材料領域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突破,通過第三方機構綜合測試,滿足示范城市群車輛配套應用需求;燃料電池及系統產業化能力,市場競爭力鞏固擴大。
氫能基礎設施方面,加氫站建成投入不少于30座,制氫產能不低于20噸/天,車用氫氣終端售價原則上不高于35元/公斤。
在氫能多元化應用方面,實現了不少于3000輛滿足示范城市群應用需求的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達到公交線路50條,有軌交通線路2條,投入氫能兩輪車1000輛、叉車500輛;在電氫融合、儲能、工業應用等領域進行示范探索。
“行動計劃中列出的各項指標都迫切需要突破或實現,都是硬指標。這些指標既是軍令狀,也是加壓器。”黃智斌表示,南海擁有最完整的氫能產業集群、最好的科研平臺、最高端的院士智庫、最完善的設施配套、最豐富的應用場景,有信心完成國家、省、市的產業探索任務。
《氫能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務,系統構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高質量發展體系,全面推進加氫站、氫源等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商業應用,與時俱進完善產業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
打破發展瓶頸
加快加氫站網絡體系建設
國家氫能產業規劃以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為重點之一,南海《氫能三年行動計劃》也將其作為重點任務。
根據南海規劃,重點扶持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八大關鍵部件企業擴大生產能力,加快南海相關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同時,南海努力支持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加快仙湖實驗室建設,支持仙湖實驗室打造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廣東武理工氫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和取得核心零部件技術突破。
根據《氫能三年行動計劃》,要大力推進加氫站網絡體系建設,建設不少于30座加氫站,支持自用撬裝式加氫裝置建設,大力推進長海電廠氫能綜合利用、大宗氣體配套項目、瀚藍可再生能源(沼氣)制氫加氫母站等氫氣保供重點項目建設,構建區外供氫與區內制氫相結合的氫源供給體系,通過完善氫能基礎設施,有效支持氫能產業發展規模的擴大。
“南海完成11座加氫站的建設,今年還有3座要建設完成,到今年年底,南海將實現商用加氫站的鎮街全覆蓋。”南海區住建水利局副局長李森文表示,為了加快加氫站建設,南海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如新建加油站必須配建加氫站、制定了固定式加氫站和撬裝式加氫站的審批、驗收流程,制定了加氫站建設運營補貼,減輕加氫站投資者的建設壓力。
在制氫領域,南海將開展一系列前沿探索。“我們將利用現有能源、固廢等產業的協同進行創新,將制氫、加氫、用氫等產業和環節打通,形成可復制的氫氣制、加、用一體化模式,助力氫能產業發展。”瀚藍(佛山)新能源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同樂表示,瀚藍環境將在南海建設年產約2200噸氫氣的制氫項目,投資9200萬元,預計完成運營收入5000多萬元,打造成全國標桿項目。
南海區應急管理局總工程師彭嘉賢表示,將實施氫能產業、加氫站、制氫廠等氫能基礎設施安全規范,加強安全監督,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及時有效應對各種氫能安全風險。
打造南海樣本
為國家戰略貢獻南海力量
佛山仙湖實驗室黨委書記史四卿說:“南海發布的三年行動計劃非常鼓舞人心,對廣東乃至全國氫能產業都有帶動作用。”行動計劃提出支持仙湖實驗室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實驗室發展的重大機遇。
“仙湖實驗室正在開展氫氨融合顛覆性技術的開發,與佛山陶瓷企業合作,打造開展氫氨高溫窯爐零碳燃燒技術研發的綠色能源產業創新平臺,將為我國陶瓷工業乃至整個建材行業實現雙碳達標探索新路。”史四卿透露。
丹灶鎮是南海氫能產業的核心承載區。丹灶鎮委副書記冼增強表示,丹灶鎮將以仙湖氫谷為核心,推進“一湖一城三園區”建設,加大龍頭企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高端人才,努力營造一流的氫能產業環境,并借助仙湖實驗室、“院士小鎮”等重大平臺,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黃智斌表示,南海區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創新驅動、標準引領,探索走出具有“南海標準、中國模式”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繪制氫能產業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