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低碳發展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國家都在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處于快車道上。30個省、158個城市在“十五”規劃中提到了氫能發展,57個城市制定了地方氫能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根據省級規劃目標,到2025年,中國將建成1002座加氫站,推廣氫燃料汽車5.48萬輛。
地方政府和企業積極探索發展氫能產業,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形成了從生產、儲存、運輸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氫產業從珠江三角洲、長三角、京津冀等初期地區逐步向環渤海、中原、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區擴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促進氫能產業的發展,專門成立大連市市長為氫能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并在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明確了發展氫能產業規劃的第一、八項,以“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控制”為核心,“自主培育為主”,引進“消化吸收并重”的思路,加大產業發展初期的投入,集中優勢資源,精準打造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大連市氫能產業發展。
“大連氫能發展具有四大突出優勢:技術和人才自主控制、豐富的低成本氫供應、完整的產業鏈、豐富的典型示范和應用場景。”大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基礎理論研究和創新技術研發方面,大連有望成為中國氫能產業自主技術路線的源頭。”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是國內最早從事氫能利用研究的機構,已形成了從基礎理論研究到產業成果轉化的完整體系。同時,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等30多家科研院所和一批具備相應研發能力的科技企業,也將為中國實現新興產業自主可控的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在氫供應方面,從近期到中期到長期都有完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大連是我國重要的石化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工業副產物氫的使用量保守估計每年可穩定在12萬噸以上,可支持15000輛燃料電池客車或超載卡車運行,具有突出的成本優勢,在工業發展初期可以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氫的成本低于傳統燃料汽車。”負責人認為,這將對大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使用起到決定性作用。
同時,豐富的電力資源也將在未來為零碳氫生產提供一個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據相關統計,2019年大連核電發電量327.3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12億千瓦時,光伏發電量3.5億千瓦時。到“十五”末,核電裝機容量達到672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70萬千瓦,年發電量預計達到800億千瓦時。
“目前,發展氫能產業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大連市具備高效整合各種優勢資源的能力,并從工作機制推進、配套體系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做好了充分準備;另一方面,中國工業經濟整體正處于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關鍵階段。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全面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控制,已成為國家產業安全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大連氫化物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氫能利用技術已成為國內技術的主流,并已在許多地方成功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大連市委、市政府今年出臺的一系列發展氫能產業的措施,產生了積極影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響應。在國內,中石化、中石油等一大批國有、外資和民營企業積極投資大連氫能產業發展,并計劃建設一批新項目。在國際領域,日本豐田、韓國斗山、井谷煤氣等大型國際企業正在與大連進行接觸,并表明了在大連開發氫能項目的積極意愿。
相關推薦:
Wood Mackenzie 說,綠色氫的制造成本低于每公斤 1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