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路線之一,被認為更適合商用車的城際路線場景。近日,國內首個高速公路氫化站山東淄博建成并投入使用。這標志著山東首個“氫高速”試點示范區落地。
到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所有各方都已經開始行動。在“雙碳”目標下,山東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之一,根據已出臺的政策和規劃,氫能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該國首條氫能源高速公路已于12月底建成
記者了解到,該公路加氫站位于濟青高速公路北線淄博南服務區,由山東高速服務發展集團與中國石化山東石油公司共同建設。根據具體數據,加氫站有兩臺雙槍氫化機,設計供氫能力為500公斤/12小時,可滿足50輛氫燃料車的加油要求。
山東省是氫能大省,高速公路發達,公路客貨運輸規模較大。打造氫能高速示范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石化山東石油分公司副總經理馮東明介紹,這將有效緩解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在公路運營過程中的加氫“焦慮”,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在長途運輸中的大規模應用。
加氫站是連接濟青高速公路“加氫走廊”的關鍵環節。今年4月,科技部選定山東省為氫能試點省份,啟動“氫進入萬人”科技示范工程,使山東成為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規模推廣應用氫能的省份。項目擬在濟南、青島、濰坊、淄博開展示范工作,重點建設國內領先的“氫能高速公路”。隨著“氫高速公路”的建成,濟南、濰坊等試點城市將通過城際、內城物流逐步實現對傳統能源汽車的置換和替代。
因此,淄博服務區加氫站的建成,意味著“氫氣進萬”示范項目已全面進入建設期。目前,中石化濟南東服務區加氫站也在建設中,預計12月底完工。屆時,中國將建成第一條“氫高速公路”。
根據計劃,“14日五年計劃”期間,山東高速集團將計劃和安排6加氫站在東濟南、淄博,西濰坊高密和青島Qingzhou-Silver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和2綜合站在昆侖石油、天然氣和氫氣的服務區Jinzhou-Qingdao中線。據悉,以濟青“氫高速公路”為紐帶,可連接以齊魯石化為中心的淄博、濟南、濱州氫產業圈和青島院士港、西海岸新區、以青島煉化為中心的濰坊氫產業圈,形成了“氫-車-站”聯動氫能源供給的“山東模式”。
力爭全省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260億元
2021年,京津冀地區、上海和廣東城市群獲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評為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集群。該名單的公布引發了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新一輪沖擊。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淄博市是這三個城市群中唯一的合作城市。
龍罡表示,山東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氫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該產業已基本形成了從關鍵材料、燃料電池堆、發動機和汽車等領域的研發和生產體系。山東省新老能源轉化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建成20座加氫站,日氫發電量1.5萬公斤,居全國第二位。展示推廣燃料電池汽車760余輛,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500萬公里。
2020年6月17日,《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實施,規劃期為2020-2030年。今年是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
除了制定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具體步驟外,發展氫能已成為山東省的重點任務之一。在山東省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了未來三年工業、能源、交通、農業投入和土地利用結構的重點任務。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侯睿榮介紹,全省氫氣工業總產值應超過260億元,工業副產物氫氣凈化、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關鍵技術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除科技部將山東作為氫能試點省份,啟動“氫入萬人”科技示范工程外,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也落戶山東,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燃料電池發動機與商用車產業化技術應用”已實現產業化。
培育壯大“山東氫經濟帶”
“在發展環境方面,山東發展氫能產業有堅實的基礎。”山東省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趙楠楠認為,山東省發展氫能具有以下三大優勢。
首先,山東氫氣平均年產量約260萬噸,其中大部分為工業副產品,質量好,具有規模化利用的成本優勢。同時,山東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風電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四。核電布局加快,山東具有良好的綠色制氫條件。
二是充分發揮山東能源集團、濰柴集團、東岳集團等氫產業骨干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結合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和關鍵零部件制備、系統集成和智能控制等方面,新一代高效節能新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氫氣儲運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進展。
此外,山東省氫能產業基本涵蓋氫生產、儲運、重點燃料電池材料、燃料電池汽車及配套產業,有近80家重點企業(研究機構)。龍頭工業企業通過示范帶動,為加快山東省氫能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發展布局上,山東將著力建設‘中國氫谷’和‘東部氫島’,把濟南打造成氫產業創新研究、裝備制造、商業展示和商業應用的基地。把青島打造成氫能軌道車輛和船舶、氫能港口機械和物流應用、氫能熱電聯產、固定和分布式發電的研發應用基地。”趙楠楠透露,山東將發揮兩大高地的引領示范作用,以培育和拓展“山東氫經濟帶”為重點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的財政政策供給安全一直在保持。最近,山東省發行“實施意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行業領導的科學和技術”,提到小,中型和微型企業領域的氫能源和第一個高新技術企業將獲得的補貼150000元;支持和組織實施碳峰、碳中和、氫氫工程等重大科技示范項目,加快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作為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規模普及和應用氫氣示范省份,山東依托豐富的資源和應用經驗,不斷加快推進氫氣產業布局、產業鏈、創新體系、政策體系完善,下一步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示范效應,打造氫新型生態產業合作。”山東省工信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景世寬這樣表示。
相關推薦:
世界上第一個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氫燃料電池汽車項目在海口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