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上午9時20分,西部第一條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正式投入運營,這標志著內江在助推“成渝氫氣廊”建設上邁出第一步。
內江已初步建立起包括研發、制造、儲運、應用、消費為一體的氫能全產業鏈,是除成都外,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及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推進最有成效的市州之一。
為何是內江?環繞氫能汽車發展,內江下一盤大棋怎么樣?
為何是氫能汽車?
內江搶奪能源產業的新風口
“剛上手時,感覺操作、動力方面和以前的純電動汽車沒有什么不同。”當日,內江公交還新增了3輛“氫能源”公交車,公交車車長何勇透露了首次駕駛“氫能源”公交車的感受。
不只是駕駛體驗,而是從外觀上,現場擺放的“氫能源”公交車也與內江市區運營的數百輛純電動汽車無異。只有車頂上的“氫能公交”幾個大字顯示了這三輛公交車內在的不同——燃燒的是氫能,排放的是水。
在場的氫能汽車從業者對記者表示,相對于發展了十多年的純電動汽車,氫能源汽車從買車成本和運營成本上都比純電動汽車貴一倍多,而氫能源汽車剛剛起步,現在主要還是在物流車、環衛車、公交等公共交通領域做示范引領。
當日,四川省與重慶市同時在成都、九龍坡區、內江三地舉行了“成渝氫走廊”啟動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首發儀式,400多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亮相。
價格昂貴,而且產業鏈還沒有完全成熟,為什么要在川渝等地搶抓氫能汽車發展機遇?
行業人士認為,當前的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與10多年前純電動汽車剛剛起步時的情景類似。川渝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可以大力發展天然氣制氫。在資源稟賦的加持下,川渝可以攜手打造成渝“氫走廊”,在氫能汽車等燃料電池汽車上大有作為。
氫能汽車行業從業人員也對記者表示,經過10多年的純電動汽車目前還存在充電時間比較長,易燃易爆、重量與續航里程相對較低、低溫下行駛等問題仍未解決。舉例來說,氫氣加氫期可以解決純電動車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燃料電池汽車加氫15分鐘左右就可以行駛大約500公里,而純電動充電一般在2小時以上,最短也要半個小時。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搶抓“成渝氫走廊”建設機遇,內江正在積極行動。
2020年,內江大力推進“氫能源”領域的發展:申報國家燃料電車汽車示范城市;在自主燃料電池技術、氫能產業項目開發等方面具有優勢的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氫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內江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內江繼續大力推進氫能產業的發展:1月,威遠縣與上海漢興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頁巖氣高效制氫技術開放應用項目;4月,川威集團、億華通、大運汽車三方共同開展西部第一條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項目;接下來,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公交示范線、撬裝加氫站建設在內江緊鑼密鼓進行籌備。
如何抓住氫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
打造內江未來產業鏈
就發展而言。內江頁巖氣資源豐富,在推動頁巖氣制氫、焦爐氣制氫項目落地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有望在全省率先形成低成本氫源供應。
現在,內江正引導內江能投、川威集團和其他企業,在建設撬裝式加氫站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加氫基礎設施布局,擇優推廣建設一批氫能加注站,參與構建完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的加氫網絡。
不但向內江供應氫氣,還向周邊地區供應。“川南氫都”是內江的首要目標,便利的交通條件,內江有基礎有底氣打通氫源外輸通道,構建高效、低耗氫氣運輸網絡。按照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的《內江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內江要努力打造一個輻射成都、德陽、樂山、自貢、宜賓、瀘州、重慶等地200公里內氫源供給輸運圈。
不僅如此,氫能源汽車等燃料電池汽車具有巨大的科技帶動性和產業帶動性,從上游制氫、儲運到燃料電池、整車生產,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搶占氫能源汽車,就是在搶占未來產業。“我們依托自身區位、資源、交通、產業等優勢,以氫能綜合開發利用,正在探索綠色轉型之路。”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李鵬表示。
內江汽車制造行業,以整車生產為目標,目前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已組織內江洛伯爾、四川陸緣專用車、天視車鏡等企業,借助東方電氣、億華通、中氫博創、海德利森等企業在制氫、加氫站、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整車研發等方面的技術經驗和優勢,促進內江汽車零部件產業向氫燃料電池汽車轉化,努力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內江造”。
研究與開發方面,引進內江相關氫能企業,與清華大學、深圳大學等重點院校進行合作,建立氫能產業技術研究基地,推進內江氫能產業的技術開發,逐步構建氫能全產業鏈發展體系。
我們將以‘成渝氫走廊’啟動和氫燃料電池重卡、公交交付使用為契機,把氫能產業作為促進內江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趙永韋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做好產業與項目對接,大力發展制氫、氫能綜合利用、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原材料、整車制造等產業,逐步推動氫燃料電池物流車、環衛車等多種車型的示范應用,著力構建集研發、制造、儲運、應用、消費于一體的氫能全產業鏈。
投資氫能汽車,內江正在進行未來的投資。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