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中國承諾要為世界打造一屆綠色、經濟、清潔的奧運會。為實現這一承諾,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冬奧會的主要燃料電池汽車,作為冬奧會主會場之一的張家口市預計將投入運營2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內,氫能在交通運輸應用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北京、上海、廣東等率先進入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山西將建設國內最大的氫重型卡車示范基地。山西如何率先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尋求突破,推動氫能源產業的商業化應用發展?
實現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互聯互通,實現普遍互聯互通和能源互補
氫氣是世界上最輕的氣體,其能量密度是木材的1000倍,煤炭的6.8倍,汽油的3.3倍,是零污染高效能源,被公認為能源領域的“未來之星”。
根據國際氫理事會發布的報告,最近全球宣布的大型氫開發項目有131個,使全球氫開發項目總數達到359個。預計到2030年,全球氫投資將激增至5000億美元。國際氫理事會預測,到2050年,全球氫產業將創造3000萬個工作崗位,減少6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2.5萬億美元的市場。
氫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但與煤、石油和天然氣不同的是,它可以直接開采,需要由其他能源生產。即便如此,氫在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山西省能源研究會會長張成介紹,氫能的應用場景多種多樣。氫能作為連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紐帶和橋梁,已成為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和環境與發展矛盾的重要途徑
氫能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為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張成認為,氫能將在能源轉化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一種媒介,實現普遍互聯和能量互補。大規模存儲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波動性和間歇性問題。綠色氫貿易將改變中國的能源格局,創造巨大的商機。
承載著人類對綠色能源的向往,氫能將在未來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結構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到全產業鏈規模化發展
液氫作為燃料可以推動火箭進入太空。氫燃料電池汽車也進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正在深入推進,大同致力于成為全國能源革命的先鋒。
今年上半年,大同有143天空氣質量良好,接近80%,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大同市已經擁有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并在市內建立了氫氣生產和加氫站。為了容納更多的車輛,還將新建兩個車站。目前,大同正在積極推進煤制氫、水電解制氫等上游項目。未來有望實現制氫、氫化、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等全氫能產業鏈的規模化發展。
大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劉宏文介紹,大同市發展氫產業有兩大優勢。一是光伏電力資源豐富,發展電解水可再生能源制氫產業潛力巨大,有望建成全省乃至全國的綠色氫氣供應基地。其次,應用場景豐富。大同市中、重型卡車數量約4.5萬輛,主要用于運輸煤炭、礦石、化工等散貨,路線比較固定,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推廣提供了巨大的市場。2020年9月,大同公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加氫站審批管理、制氫及加氫運營補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全省率先。
建成國內最大的氫重型卡車示范基地,首批氫重型卡車投產
大同依托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打開了氫能產業發展的大門。在太原,一家企業正在建設中國最大的氫能重型卡車示范基地。
在太原清徐美津能源產業園,成排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新型重型卡車牽引車將部署在整個園區的物流中。據估計,一輛重型卡車每年行駛10萬公里可以實現120噸的碳減排。建成中國最大的氫燃料卡車示范基地,首批100輛氫燃料卡車投產。
建設氫重型卡車示范基地和建設加氫站是必要的。目前,園區已建成一座加氫站并投入運營。該1000kg加氫站可同時滿足170輛氫重型卡車或400輛氫客車的日耗氫量。在不到50米的地方有一個氫氣生產工廠,為加氫站提供穩定的氫氣供應。
美金能源集團副總裁姚金成介紹,在煤炭和焦炭行業,特別是在交通運輸行業,如何用氫燃料汽車代替柴油汽車,美金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即傳統能源企業可以轉型為氫能源企業,同時在運行中也為減排做出貢獻。
“我們來計算一下,”姚明說。“氫能每100公里消耗10公斤氫。按照目前的指導價,開100公里的費用是350元。同樣負載的柴油卡車每100公里耗油40升,行駛100公里的成本為270 - 300元。從表面上看,氫燃料汽車的運行成本略高于柴油汽車。但經過種種努力,氫燃料汽車的運營成本下降了,柴油汽車也差不多。關鍵是,使用氫燃料汽車可以減少排放。”
美金能源制氫廠凈化焦爐煤氣,為加氫站提供穩定的氫源。事實上,山西不僅在煤制氫、焦爐煤氣制氫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而且在電解水制氫方面也具有優勢。目前,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比例已超過30%,風電裝機容量達2047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達1337萬千瓦,居全國首位。
張成表示,電解水制氫的成本較高,降低成本主要取決于使用低成本的電力,可以作為新能源,尤其是水和風能。
國家863計劃首席科學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史玉林,主要從事新型制氫技術及設備的研究。通過情景應用,為山西氫氣工業的發展提出了礦區制氫和地方氫化的建議。他說:“煤制氫成本低,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煤制氫可以與風能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化學產品。此外,還可以將二氧化碳視為儲能介質,用于調峰和儲能,推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