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雙碳目標”下,氫能成為超級風口,在這方面,成都企業近期取得了突破。
19日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與西安交大聯合研發的90MPa液驅活塞壓縮機及移動式加氫站智能一體化集成系統已經開發成功。
據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李佐良介紹,該系統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包括國內加氫站液驅活塞壓縮機領域、加壓至加注流程設計與系統集成、系統能量優化與熱管理和加氫站安全監控與設備健康管理領域。
例如,作為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驅活塞壓縮機,該系統在高壓無油氫環境下實現了高效長壽命密封技術的突破。這意味著其易損件的使用壽命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自主研發的閥門使用壽命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李佐良還透露,目前國內加氫站使用的壓縮機大多采用隔膜結構,壓力為45 MPa,而液驅活塞壓縮機可以達到75 MPa。
“這意味著在相同罐體的情況下,液驅活塞壓縮機可以為汽車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并且在占地面積、運營成本和使用壽命方面更具優勢。”他表示,在項目技術研發之前,我國液驅活塞壓縮機主要依賴進口,這也意味著本次研發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制造”的生產能力。
又如,系統開發的加氫站安全監測與設備健康管理系統采用非侵入式狀態監測技術,通過無線網絡傳輸至設備健康管理系統,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對故障進行預判,給用戶提出建議,讓用戶更加科學健康地管理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管理系統已成功應用于2021年北京冬奧會加氫站的管理。
目前,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公司和西安交大共同起草了《加氫站用液驅活塞壓縮機安全使用技術規范》,通過中國氣體工業協會氫能系列團體初審,將在2021年底頒布實施。這也將成為我國首部液驅活塞壓縮機安全使用技術規范,“關鍵技術的突破必將加快加氫站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