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安徽六安供電公司員工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人員在六安市開展全國首座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站建設兆瓦級制氫系統,本次聯合投產試驗將為即將進行的大功率制氫運行發電做技術準備。
“整流柜輸出電流穩定,輔助系統運行正常,電解槽全功率運行正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現場調試負責人王萌說。
安徽六安供電公司員工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人員在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站投產全國首套兆瓦級制氫系統。
安徽六安兆瓦級氫綜合利用站科技示范項目是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兆瓦級氫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相應配套示范項目,該項目由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投資,安徽六安供電公司承擔,建設氫能技術示范站,包括純水電解制氫車間、燃料電池發電車間、電力分布復雜,該項目總投資約6091萬元,擁有完整的制氫、儲氫、氫能發電技術鏈。
“該示范工程主要用于調峰需求,可將多余電能轉化為氫能儲存,替代火力發電調峰,從而實現‘削峰填谷’,產生巨大的節能效益。”安徽六安供電公司營銷部員工夏鵬說。
安徽六安供電公司員工在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站檢查兆瓦級制氫系統設備。
項目優化能源結構,積極探索零排放分布式發電穩定發電模式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重點建設和運營氫能示范站,改造升級電網,多種形式互補能源、電網能效服務、氫能電站運營等方面,深入研究推動綠色氫在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能煉鋼、和綠色氫化工產業。
該項目采用最先進的PEM(水電解制氫)技術,年產氫72.3萬標準立方米,氫能發電127.8萬千瓦時,它是新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徽六安供電公司員工對照施工圖對兆瓦級制氫系統的施工過程進行了檢查。
據悉,示范項目建成投運后,將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儲存和利用,推動電制氫技術應用和多能互補自愈微電網應用,賦能“供電+能效服務”,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重要支撐,具有典型示范價值。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主要技術設備的安裝,預計9月初制氫系統投產,11月全站投產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