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9年7月開始合作以來,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liam Nasional Bhd)和馬來西亞大學(UKM)在氫能方面的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
雙方正在研究通過電解技術從水中生產氫氣,涉及五個領域——雙極板設計、膜電極組裝、涂層材料、建筑材料和規模經濟。
到目前為止,雙方的合作已經形成了電解槽的設計——一種由聯合小組發明的雙極板設計——他們已經在去年11月為此申請了專利。
這種設計能以更低的功耗獲得更好的氫氣產量,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進步,使這種綠色能源成為消費者的一種經濟高效的選擇。
另外兩項知識產權正在開發中,有望獲得專利。
UKM燃料電池研究所副所長,助理教授Mohd Shahbudin博士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合作是促進技術創新、創新和增長的主要標準。
他指出,學術界注重通過研究積累新知識,而產業界往往致力于解決具有近期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
因此,這種結合可以產生加速發展的新突破。
“這些合作為大學、工業、社會以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是UKM項目負責人之一的Mohd Shahbudin說。
馬石油UKM合作伙伴關系是馬石油與馬來西亞和外國大學的15多個合作網絡之一。
這些機構中的每一個都提供特定的專業知識和一流的能力來推動技術進步,以支持馬石油集團的全集團技術和可持續發展議程。-伯納瑪
這些伙伴關系也符合馬石油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
隨著世界擁抱能源轉型,馬石油看到了氫的綠色前景。
據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稱,氫是所有氣體中最輕的,是宇宙中最小和最豐富的元素之一,一旦被利用,它就有無窮的潛力。
它認為氫可以成為零碳能源;一個以更環保的方式驅動和驅動世界,如果經濟生產。
它還補充說,氫氣也是生產“綠色”石化產品的原料,同時對現有業務進行脫碳。
UKM的現有能力與馬石油的工業知識相融合,已成為后者成為一個具有端到端競爭力的綠色氫氣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目標的跳板。
馬石油與英國石油公司的合作關系涉及幾個分階段實施的項目。
UKM致力于這一合作,并任命燃料電池研究所的拿督教授Wan Ramli Wan Daud博士為可持續氫能教授,以保持項目的連續性。
電解槽的設計——雙方的第一項知識產權——無疑預示著更多里程碑的到來。
同樣,馬石油研究有限公司(Petronas Research Sdn Bhd,PRSB)也建造了一座綠色制氫測試設施。
該設施運行、評估并改進了聯合小組設計的電解槽,將其性能與商業現成版本進行比較,以推動經濟高效的綠色制氫。
該系統設計為每天輸送大約70公斤的清潔氫氣。
除此之外,該設施生產的氫氣目前用于生物處理廠、實驗室,并作為氫燃料電池,為PRSB的小車和氫無人機提供動力——展示了這種綠色能源的多功能性。
今年4月,聯合小組成功地將一輛電池驅動的小車改裝成使用氫燃料電池的小車。
馬石油首席技術官Nasir Darman博士指出,該團隊取得的重大進展證明了雙方對通過技術為世界提供更綠色能源的共同熱情和承諾。
“UKM定期為綠色和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他說:“憑借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和信譽,我們很榮幸有英國皇家博物館作為我們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的戰略合作伙伴,我們期待著共同實現更多的里程碑。”伯納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