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唯一的風電本地消納示范區、全國新能源示范城市,成功爭取到全國十個之一、東北地區唯一的光伏領跑者基地,并成為全國三個獎勵激勵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領跑基地之一……”近日,記者了解到,“十三五”以來,吉林省白城市清潔能源步入了基地式、規模化開發階段,獲得了諸多殊榮。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白城清潔能源裝機580萬千瓦,占全省60%以上(其中:風電394萬千瓦,占全省68%;光伏186萬千瓦,占全省55%);年發電量110.7億千瓦時,占全市總發電量59%,清潔能源占比高,優于全國同類地區。
“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雄心峰會上提出‘30·60’雙碳目標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重要指示精神,這既是目標,也是時間表、路線圖。”白城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曉波告訴記者,“從未來能源發展趨勢上看,國家將加快推進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依靠非化石能源等清潔能源滿足增量能源需求,逐步使清潔能源成為能源供應主體。”
記者獲悉,2021年,吉林省兩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并整合東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資源,建設吉林“陸上三峽”,擴大“吉電南送”,撬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
“我市將承接好‘陸上三峽’工程,打造國家級消納基地、外送基地、制氫基地三個千萬千瓦基地,配合省里開展以白城為起點的“吉電南送” 特高壓工程建設。”張曉波向記者介紹道,“同時,我市謀劃了吉林西部新能源生產基地、中國北方氫谷、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白城國家級光伏實證展示基地、白城綠電產業示范園區、松原-白城-烏蘭浩特天然氣管道項目,‘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1759億元。”
據介紹,下一步,白城市將積極探索新能源輕度并網、儲能應用等模式,力爭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低用電成本優勢取得突破性進展,并構建綠色化工、綠色鑄造、綠色冶金等產業生態,推進百萬級氫田、數據災備中心、零碳工業示范園區等重點工程,打造中國北方氫谷、云谷、碳谷,建設國家級高載能高技術基地。啟動組建白城能投集團,以新能源和氫能產業為核心,實現多產業融合,探索清潔能源優勢充分釋放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具體而言,2021年白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如下:
(一)建設“綠電”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容量為2300萬千瓦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作為園區的增量配套電站;依托已完成“七通一平”的洮北經開區和白城化工園區,建設“綠電”產業基地,規劃50平方公里,打造綠色新材料、綠色冶金、綠色裝備制造、綠色氫能、綠色化工、綠色智能管理“六大板塊”。利用“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通過新能源配套電廠、增量配電網,背靠大電網調峰,形成低用電成本“洼地”,吸引碳纖維、特種鋼、大數據等高載能高技術項目落戶。力爭“十四五”末,園區內清潔能源消納比例達到50%,本地消納的清潔能源裝機超過500萬千瓦、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0億元、產出規模達到200億元。
(二)建設百萬噸級“氫田”。基于現有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以新能源電解水制氫為主要技術路線,構建制氫、儲氫、運氫、用氫和氫能裝備、氫燃料電池及整車產業發展全產業鏈。力爭“十四五”制氫量達到10萬噸,2035年達到百萬噸。其中:
“長白氫能走廊”新能源制氫示范項目,位于大安兩家子省級化工園區,總投資25億元。項目由25萬千瓦風電場、5千瓦光伏電站、特種氣體生產車間及電力配套工程組成,年制氫1.3萬噸,可滿足全省氫能公交車用氫需求。
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位于白城工業園區,總投資1.1億元。項目由4兆瓦屋頂光伏電站、6.6兆瓦分布式風電、電解水制氫站、輸送管道和加氫站組成,日加氫能力1000公斤。
綠色交通城市項目。去年,白城市投放了15輛由一汽解放設計制造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十四五”期間,結合“公交都市”和“長白氫能走廊”建設,推廣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200輛、城市環衛特種車輛100輛、城際客車50輛,建成加氫站6座,爭創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
(三)籌建碳匯交易中心。目前,白城“水林草濕”生態系統具有可觀的碳匯能力,其中森林碳匯吸收量為48.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清潔能源每年發電110.7億千瓦時,替代火電可減排二氧化碳883萬噸,未來增長空間更大。白城市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合作,謀劃建設氫能交易所及碳排放交易所,構建以“碳基金”為標志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吉林省綠氫交易市場的建立,打造國內重要的綠氫輸出基地、碳減排量輸出基地,為國內其他地區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四)建設吉林西部新能源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基地。圍繞新能源產業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以風電、光伏、氫能制備、儲能、動力電池等裝備為重點,引進行業龍頭,整合現有企業,加快實現新能源裝備本地化、產業集群化。正在建設的遠景能源通榆智能風機裝備制造項目,總投資2.5億元,形成年產風電整機100萬千瓦以上的能力,預計今年3月底一期項目主體完工。洽談對接正泰集團,在智慧能源領域投資近100億元,建設光儲綜合能源基地,實施“金屋頂”計劃;在智能制造領域投資35元,開展光伏智能制造示范,配套智慧電力產業制造項目,包括成套設備箱變、逆變器、儲能系統等生產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