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源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關注。3月17日,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長安汽車、上汽紅巖等正加速在氫能源領域的布局,促進汽車產業的綠色轉型。
燃料電池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2020年3月,重慶市發布《重慶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基地。
該《意見》發布一年之后,相關成果便成功問世。3月8日,位于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宣布其首款燃料電池SUV(CS75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入選工信部第341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公告。
據介紹,在研發過程中,長安汽車連續攻克了燃料電池冷啟動、燃料電池系統控制及系統高經濟性等多項難題,整車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完成國內首次燃料電池SUV-30℃冷啟動測試,整車氫耗低至百公里0.87kg。
長安汽車負責人表示,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集體共識。而長安汽車首款燃料電池SUV入選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也成為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持續邁進、加速向前的又一成果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領先的研發實力和完善的產業鏈布局,目前長安汽車正基于已有燃料電池整車及系統核心技術,加快推進新款燃料電池乘用車研發并計劃于2022年面市,進一步推動燃料電池乘用車產業化。
聯手巨頭發力氫能源重卡
在上汽紅巖的特裝車間外,多輛杰獅H6正在接受工程師的檢查。它們是重慶生產的首批氫能源重卡,目前已經具備實際工況應用條件。
上汽紅巖新能源平臺總監喬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上汽紅巖自2019年開始布局氫能源重卡,并且聯合捷氫科技、寧德時代等國內氫能源領域巨頭企業組成了強大的供應體系。
其中,杰獅H6所搭載的氫能反應堆目前實測時間已經超過10000小時,折合成道路里程超過80萬公里,仍保持功率衰減不到10%,其輸出能力和耐久性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與此同時,上汽紅巖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在黑龍江黑河地區成功通過了-35℃極寒標定測試。上汽紅巖氫燃料重卡所搭載的PROME P390燃料電池系統在寒區得到全面考驗,其極端工況下的功率、熱平衡、響應速率和低溫啟動等各項技術指標,均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可有效滿足車輛的多環境應用。
得益于這些硬核科技的加持,上汽紅巖氫燃料重卡在整車滿載的情況下,最大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公里,百公里氫耗僅為7.5—14千克,并且僅需15分鐘即可補滿氫燃料。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目前成渝地區在氫能源領域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入。喬韻建議,兩江新區可進一步借鑒沿海地區的有益經驗,協同成都推進氫能源產業規模化布局。
有數據顯示,目前成渝地區已有從事氫能產業的企業及科研院所近200家,氫能產業基礎良好,產業鏈條基本打通。
兩江新區完善氫能產業鏈
繼本月國家氫能動力質檢中心開工建設之后,氫能源領域又一重大項目也將破土動工。
重慶明天氫能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明天氫能投資的燃料電池西南工程中心、燃料電池汽車維保中心、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部件研發和生產基地等系列項目預計將于今年6月正式動工建設,并在2022年完成1000套燃料電池系統的生產。
作為國內燃料電池行業中為數不多的擁有成建制研發團隊的企業,明天氫能自主開發了自動化、智能化的極板沖壓、焊接、鍍膜、膜電極制備、電堆組裝、電堆活化及測試、系統組裝及系統測試等生產線。
上述負責人稱,明天氫能系列項目落地之后,將會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研發上的優勢,協同本地政府、高校及上下游企業,結合重慶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協同推進重慶氫能源產業發展。
據透露,一方面,明天氫能將會與兩江新區聯合加大在氫能公交車、氫能物流車等領域的布局,進一步擴大氫能應用場景;另外一方面,該企業還將在兩江新區建設西南地區首個氫能展示體驗中心,并在加氫站、氫源綜合利用等環節進行針對性部署。
“氫能源是新興產業,全球各地都處在起步階段。隨著產能的逐漸釋放,我們也希望能在重慶建設一個具有示范性的項目,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框架下推進西南地區產業的綠色轉型?!鄙鲜鲐撠熑苏f。
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生產基地,兩江新區正瞄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方向,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兩江新區已引進和培育了明天氫能、德燃動力、江蘇清能等一批燃料電池產業的核心企業,落地了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氫能國檢中心,逐步完善了集燃料電池產業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制造、研發應用等在內的全產業鏈布局。
下一步,兩江新區將積極通過平臺建設、生態打造等方式推進氫能產業示范運營,進一步探索氫能汽車在市政環衛、公共交通、物流運輸、長江航運等方面的應用場景,全面助力產業成長。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