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全球首個氫水循環能源系統應用實踐實驗平臺——“信息物理融合智慧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在西咸新區組建落地。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建立完善孵化體系,西咸新區“兩鏈”融合發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專業創新研究院發力,帶動科技創新項目發展
在西咸同方絲路未來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西咸同方絲路院)組織的入駐企業與同方主產業方面日常交流中,同方節能工作人員了解到,“國中慧通已實現的信息物理融合樓宇與園區節能優化系統可有效降低建筑及園區20%-60%的能耗,通過‘氫-水循環’分布式新結構智慧能源系統能實現‘零排放’?!边@么好的技術,如何進一步研究落實,實現商業推廣?
日前,國中慧通在中國西部創新港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組建了全球首個氫水循環能源系統應用實踐實驗平臺——“信息物理融合智慧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實驗室初建,就受到政府及產業各界的高度關注,為項目的孵化商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西咸同方絲路院是由西咸新區管委會與同方股份共同發起成立的國有非營利性新型研發機構及企業平臺型孵化器,定位于搭建開放融合共享的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產業化服務平臺,重點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城市建設等相關領域。依托同方股份先進技術平臺及產業鏈資源篩選并引進優質科技創新項目,與同方產業鏈相互融通,在應用場景、技術合作等方面帶動科技創新項目發展。同時,科技創新項目拓寬同方產業生態邊界,延伸產業鏈,從而形成產業鏈帶動創新鏈,創新鏈補充產業鏈的內部創新良性循環。
全程“保姆式”服務,幫企業把創意轉化成市場成果
西咸同方絲路院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在項目引入方面,通過舉辦“清華校友三創大賽”西北賽區賽事及創新項目挖掘,形成了以賽代引、評審入駐的項目引進機制。截至2021年2月,累計對接項目150余家,跟蹤項目40余家,篩選參加評審會項目27家,最終落地西咸12家,涉及智能建筑、大數據分析、國產化計算機配件、三維感知測量、衛星測控、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方向。
截至目前,已落地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7家,完成融資企業8家,1家企業融資已達上億元;在產創融通方面,西咸同方絲路院為創新項目開發的科創資源聚集及交互平臺——“科創反應堆”已上線,建立了西咸新區及同方產業與創新項目互動互通基礎設施。
“西咸新區針對西咸同方絲路院的顛覆性成果產業化項目給予了3年最高700萬的研發資金,在能源金貿區的辦公場地免除最高5年租金,并幫助對接一些行業資源,將西咸同方絲路院自主研發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優先列入政府招標采購目錄。同時,西咸新區針對高端人才引進的優厚政策,也讓西咸同方絲路院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才聚焦地?!蔽飨掏浇z路院院長助理王瀟翔說。近年來,西咸新區充分發揮科技院校的綜合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優勢,為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與保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高效的服務平臺。
現在,在西咸新區多元化多類型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和全程保姆式的資金、政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正讓越來越多企業和創業者的萌芽創意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市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