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3月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加快實施清潔能源替代行動。在供給側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規模化開發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綠色低碳能源供給,在需求側大力推進電能替代和氫能替代,全面提升用能清潔化水平。
統籌推動氫能制輸儲用全鏈條發展——加快氫能產業化、規模化、商業化進程,推行氫能生產與可再生能源發電融合、氫能利用與煤化工耦合的創新發展模式,依托寧東光伏產業園建設綠氫規模化生產基地,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煤化工產業示范,實現綠氫對原料的清潔替代。加快交通領域氫能應用,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物流運輸、公共交通、市政環衛等領域示范應用,開展寧東基地氫燃料電池重卡替代示范,支持銀川市率先開通運營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優化布局用氫制備、儲運和加注等基礎設施,開展天然氣摻氫試點,支持具備制油或制氫條件企業,優勢互補聯合建設加氫/加油、加氫/充電等合建站。到2025年,綠氫生產規模達到8萬噸/年,力爭建成10座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氫站;到2030年,綠氫生產規模達到30萬噸/年。
專欄1:清潔能源替代重點行動——打造寧東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煤化工產業區。建設綠氫規模化生產基地,有效整合風電、光伏發電、低谷電力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推動綠氫耦合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基多聯產等項目,推動灰氫轉綠、以氫換煤、綠氫消碳。
推動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引導高耗能、高排放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以電代煤”“以氫換煤”,降低煤炭資源直接消耗規模。
專欄3:用能方式綠色轉型重點行動——推動“油氣電氫”綜合能源銷售站建設示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具備制油或制氫條件企業,優勢互補聯合建設加氫/加油、加氫/充電等綜合能源銷售站,因地制宜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儲能設施。
加快推動儲能多元化發展。支持應用儲電、儲熱、制氫等多種儲能方式促進新能源消納,重點培育和擴大儲能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市場,新建風電光伏項目原則上配建一定比例儲能,鼓勵建成項目合理配置儲能,實現平滑出力波動、提升消納水平。探索開展氫能儲能調峰發電試點。
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機制。加強東西部能源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合作,鼓勵區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與國家大院大所、發達地區創新主體深入開展交流合作,建立綠色低碳技術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在新能源、儲能、新型電力系統、氫能、CCUS等重點領域整合新建一批自治區科技創新平臺,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低碳技術人才,共同實施重大科技項目。
攻關突破零碳技術。加強氫能、光伏、風電多能交互清潔能源示范,開展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儲氫、輸氫、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綠氫化工、綠氫煉鋼、天然氣摻氫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形成氫能產業鏈,推動氫能作為燃料和原料的非電用能替代。
專欄5: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重點行動——氫能產業技術攻關。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分布式制氫、氫氣純化等技術研發,引進轉化氫氣儲運、加注的關鍵材料及技術設備。在公共交通、物流運輸、制氨、煤化工綜合利用等領域開展氫能技術的集成應用,引進轉化氫燃料電池汽車與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制造技術。
專欄5: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重點行動——引進轉化煤化工CCUS技術。研發二氧化碳制備雙氰胺、三嗪醇、加氫制甲醇乙醇技術,落實下游二氧化碳消納渠道,形成捕集及碳轉化利用一體化技術集成與萬噸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