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11月4日,蒼南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蒼南縣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引聚一批創新型清潔能源項目。精準對接華能、華潤、遠景、中廣核等央企及行業頭部企業,充分發揮各自在資源、產業、技術發展等方面的優勢,謀劃打造遠景蒼南氫能產業園、零碳產業基地、蒼南海洋零碳經濟產業園、蒼南零碳科技城等零碳產業集群。圍繞風機發電機、主軸軸承、風電傳感器、新型風電裝備制造(漂浮式風機等)、海上風電運維母港、海上制氫、制氫設備制造、氫能船舶發動機、清潔漁港、海水淡化等核心產業領域開展合作。
專欄1:創新型清潔能源項目——海洋零碳經濟產業園:謀劃建設海洋零碳經濟產業園,圍繞船用氫燃料電池研發及制造、氫能船舶制造及改造、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及運維母港、海上制氫、深海養殖、海水淡化等綠色循環產業領域開展研究開發及產業化應用,力爭打造全國氫能源應用示范區。
專欄2:清潔能源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推動核能在制氫、環保與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增強核能產業延伸技術能力。
專欄2:清潔能源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氫能及應用技術:針對氫能產業上游制氫與工業副產氫氣,中游氫氣儲存與運輸設備,下游加氫站建設、燃料電池、氫燃料船舶、汽車與工業加氫應用的鏈條特點,重點支持綠電制氫、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熱化學循環分解水制氫、超臨界水熱化學還原制氫等新型制氫技術研究;支持開展制氫質子膜、氫氣傳感器、高壓氫氣閥門、壓縮機、高壓氫氣儲存罐以及氫氣醇化利用的技術研究;探索開展氫氣在氫能源船舶、汽車上低成本能量轉換技術研究,有序推動氫能產業逐步發展。
推進一批引領性科技成果轉化。圍繞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布局需要,瞄準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溫州大學等高校院所,引進共建一批清潔能源領域研究院和技術成果轉移中心,探索核能、氫能(風電、光伏)民用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積極開展分布式發電、儲能、智能微網、主動配電網等關鍵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