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青海省實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工作方案(2022—2025年)》,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實施重點產業引領工程。聚力打造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大數據5大重點產業集群。做強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實施鉀鹽高效利用、鋰鹽提質擴規、鎂鹽創新突破行動,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促進產業高端化發展。做大新能源產業,開展“清潔能源+”行動,發展光伏、風電、鋰電、氫能等新能源制造業,支撐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促進產業綠色化發展。做專新材料產業,開展關鍵技術突破行動,發展鋁鎂、鋁鋰等輕金屬合金、高性能纖維、鎂基土壤修復等新材料產業,促進產業高新化發展。做精有色冶金產業,開展有色冶金就地轉換行動,發展銅箔、鋁箔、高鎳正極材料等功能型產品,推進原材料精深加工,促進產業高值化。做優大數據產業,實施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加快建設綠電大數據中心,推進數字賦能企業、產業鏈,爭取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落地,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優化產業區域布局,引導產業錯位發展,支持西寧市發展光伏、鋰電、復合纖維材料等產業,海西州發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有色冶金等產業,海東市、海南州發展大數據、新能源等產業,支持其他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實施招大引強突破工程。聚焦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大數據等重點產業,編制產業鏈圖譜、梳理產業鏈短板,圍繞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補齊產業發展短板,著力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重大項目。緊盯中央企業、中國制造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等企業,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發揮清潔能源、礦產資源等優勢,大力引進鋰電池及鋰電材料、金屬鎂及合金、晶硅及綠氫、液氨等綠色載能項目,著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力爭每年招引20個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個10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每年組織實施100項新建續建工業項目。鼓勵企業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每年組織實施100項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力爭“十四五”后三年一般性工業投資累計較前兩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