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6月14日,遂寧在其官網發布《遂寧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氫能方面指出:
中國能源發展將引領世界能源低碳發展趨勢。首先,中國擁有雄心勃勃的低碳發展發展目標,2020年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其次,中國有良好的非化石能源發展態勢及制造業基礎。中國是全球最大可再生電力生產國。中國自2000年開始水電產能就位列全球第一。中國還積極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并成為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機制造國之一,在光伏、核電、氫能等領域的投資實力和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第三,中國的數字化技術全球領先,在5G技術、移動支付、人臉識別等技術的研發及推廣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發揮天然氣資源優勢,著力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率高、技術先進可靠、產品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天然氣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實現天然氣產業的集約集群發展,成為成渝經濟區天然氣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地。重點發展天然氣綠色化工產業鏈,注重配套產業發展。從空間布局、交通運輸、管廊建設、能質綜合利用等多方面做好企業間協同,強調天然氣化工與石油化工的融合發展,提升碳、氫元素的綜合平衡度。依托本地化工企業與天然氣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合理利用天然氣資源,積極探索天然氣就近就地轉化利益共享機制。積極爭取新建天然氣凈化廠,為西南地區工業及居民用氣提供有力保障。
遂寧市“十四五”天然氣化工產業項目布局:四川省大英鎣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建新型肥料及2400萬Nm3/a天然氣制氫裝置:新建2400萬Nm3/a天然氣制氫裝置和年產20萬噸硝基復合肥各1套。
新建射洪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建設油氣電氫加注站、物流推廣中心(含車輛維修、保養、檢測、展示、售后)、連鎖商超、文化旅游特色產品展示中心、司機驛站、停車場等,打造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綜合示范區。
依托天齊鋰業、盛新鋰能等企業大力發展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無水氯化鋰、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等優勢產品,更加深入的推進金屬鋰及型材的生產,擴大金屬鋰在未來電池和新型合金材料方面的產業化等。
續建射洪年產6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3萬噸生產廠房及生產線,二期建設年產3萬噸生產廠房及生產線。
探索氫能技術推廣應用
氫是一種潔凈的二次能源載體,能方便地轉換成電和熱,轉化效率較高,來源途徑廣,環境效益好,為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承諾起到橋接作用。在電力領域,氫電融合保障安全穩定供電,大規模長周期儲能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同時長周期儲能,保障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穩定供能;氫電并行開辟外送新通道,氫能輸運可為受限可再生能源深度開發開辟外送新通道。在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注時間短、續航里程長,在大載重、長續駛、高強度的道路交通運輸體系中具有先天優勢,相比純電動路線氫燃料電池中重卡更加符合終端用戶的使用習慣。在建筑領域,通過天然氣摻氫和燃料電池熱電聯產作為天然氣熱源的有利補充,解決天然氣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供需缺口,促進建筑領域供電供熱的低碳轉型。在工業領域,以可再生能源和綠氫供給為保障的基礎上,我國冶金、化工、合成氨等基礎工業行業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重構。
推進天然氣制氫項目,探索水電制氫示范項目。充分利用遂寧市天然氣資源,建設天然氣制氫項目,將氫能發展與天然氣化工發展深度結合,充分利用氫氣的能源屬性與材料屬性,協調氫能的生產與利用。同時探索綠氫的發展,利用遂寧豐富的水能資源,發展水電制氫示范項目。
創新氫能利用商業模式,不斷豐富示范應用場景,推動氫燃料電池客車及貨車、氫能物流(卡車)、船舶領域的示范應用。加強加氫站建設,努力構建遂寧加氫網絡,打造“制氫—儲氫—運氫—用氫”氫能全產業鏈,推動遂寧氫能生產與利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