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自治區近日發布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能耗雙控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根據《行動計劃》,寧夏力爭2021年綠色能源發電裝機力爭達到2750萬千瓦,綠色氫生產規模達到5萬噸/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達到24%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1%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煤炭消耗量比2020年下降3.2%。
2022年綠色能源發電裝機量力爭達到3100萬千瓦,綠色氫生產規模達到10萬噸/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達到25.4%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2%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煤炭消耗量比2020年下降6.3%。
2023年綠色能源發電裝機量力爭達到3300萬千瓦,綠色氫生產規模達到20萬噸/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達到29.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3%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煤炭消耗量比2020年下降9.3%。
《行動計劃》提出加快發展綠色能源,堅持先行后斷,加快集中式光伏發電和風電開發建設,重點建設沙坡頭區、中寧縣、海原縣、紅寺堡區、同心縣、鹽池縣、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地區,建設千萬千瓦級黃河幾字彎綠能基地和千萬千瓦級“寧電入湘”綠能基地。推動全縣、鄉、村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支持風能資源適宜、靠近負荷中心的工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分散式風電發展,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用電保障機制,提高綠色能源消費比重。到2023年,光伏發電和風電裝機規模分別達到1750萬千瓦和155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用電占比達到29.5%以上,努力實現國家設定的激勵目標。
大力發展綠色制氫。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政策,推進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探索氫能新技術和應用,支持離網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實現商業化。創建寧東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推進綠氫耦合煤化工項目建設,推動灰氫轉綠、以氫換煤、綠氫消碳,走出一條加氫減煤、減碳增效的新路子。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在重點領域開展能效提升。到2023年,寧夏城鎮新型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達到85%,新能源公交車比例達到40%。
其中,在建筑節能行動方面,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推進光伏發電和建筑一體化應用,積極發展裝配式建筑。到2023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85%以上,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5%以上。
在交通運輸節能行動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擴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規模,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2023年,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40%,市政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替代。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