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公布,未來15至20年投入2400億
作者:官方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所屬欄目:氫能政策
發布時間:2021-10-09 10:14
[ 導讀 ]10月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8日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上公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藍圖),目標是...
10月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8日在《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上公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藍圖),目標是“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愿景,提出了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戰略和目標。計劃在未來15至20年內投入2400億元(港幣,下同)。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2019年,發電是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占66%;其次是交通運輸和廢棄物,分別占18%和7%。因此,碳減排工作需要重點關注這三個關鍵領域。新藍圖著重于凈零發電、節能與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及國家減廢四大減碳策略及措施,引領香港邁向碳中和。
藍圖具體提出了多項目標,包括2035年或之前不再使用煤作日常發電,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比例至7.5%至10%,往后提升至15%;并試驗使用新能源和加強與鄰近區域合作,長遠達至2050年前凈零發電的目標。到2050年或之前,商業建筑用電量比2015年降低30-40%,住宅用電量降低20-30%;到2035年,將達到上述目標的一半。
黃錦星介紹,未來15至20年,政府將投入約2400億元,落實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措施;環境局還將新設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規劃,深入推進減碳工作;并成立專門的咨詢委員會來應對氣候變化,通過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頭腦風暴,使氣候行動更加到位;鼓勵社會各界,包括年輕人,積極參與氣候行動。
黃錦星表示,香港在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方面面臨不同挑戰,尤其是空間限制,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可以多管齊下提高比重,包括增加海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相信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可以逐步提高。香港亦會探討與內地合作的可能性,不排除引進核電,但現階段仍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探索發展綠色氫能。
往期精選回顧: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為“氫啟未來網:xxx(署名)”,除與氫啟未來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者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
違者必究。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