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數為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超低溫高壓下為液態。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作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
“十四五”期間,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發電,有序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和海上風電布局建設,加快儲能、氫能發展。根據預測,2025年我國氫氣產量將達3332.6萬噸。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是積極應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和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變化的戰略機遇期。這個時間正值中華民族發展之路的重要性拐點,中國正處于從舊常態躍遷到新常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攻堅期。
全國各地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陸續公布。綱要中提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鼓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發電,有序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和海上風電布局建設,加快儲能、氫能發展。
“雙碳”加快氫能應用
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各項政策對于碳中和的引導和布局力度不斷加大,氫能源的開發、利用將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隨著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完善,以燃料電池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將使氫能的清潔利用得到最大發揮,主要表現在氫燃料電池汽車、分布式發電、氫燃料電池叉車和應急電源產業化上。
未來,在“十四五+雙碳”的推動下,氫能源應用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加速核心部件國產替代
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加速,作為一個關鍵的能源轉型支柱,氫能投資呈現加速的趨勢。目前,我國氫能設備整體進口依賴度較高,國產替代空間大。
11月8日,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國產PEM制氫設備打通了從關鍵材料、核心部件到系統集成的整套流程。示范站的核心部件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制氫效率達85%以上,其陰陽極催化劑、雙極板等關鍵材料部件均實現國產化。
PDF文件可在智庫中下載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