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啟未來網獲悉,根據國家、安徽省氫能產業發展相關規劃,日前,阜陽市發改委牽頭起草了《阜陽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近期目標:基本建成輻射服務安徽省的氫源基地;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氫能基礎設施體系;打造國內規模領先的氫能產業基地;建設一批氫能重點應用示范項目。遠期目標:氫能全產業鏈基本形成;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氫能應用規模持續擴大;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想要獲取PDF原文件,可在智庫列表頁中進行下載(或者添加文章末尾企業微信號獲取)!
發展現狀:已初步形成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
阜陽市煤炭資源豐富,煤基化工產業實力雄厚,煤基新材料產業園擁有昊源化工、晉煤中能、中科昊海等一批龍頭制氫企業,可為阜陽乃至合肥、六安、蚌埠、淮北等周邊地區提供穩定、充足的氫源。產業鏈初具雛形,關鍵環節發展迅速。目前,阜陽市已初步形成從上游制氫,到中游儲氫、運氫,再到下游應用的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同時,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氫能產業重點項目接續落地。
阜陽市氫能源產業發展總體目標為: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核心,強化政策引領和產業培育,構建以工業副產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發電為主體的氫能能源供應體系,努力把阜陽打造成安徽省副產氫生產基地。構建制氫—儲運氫—加氫—用氫的完整產業鏈,推動氫能產業與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融合發展,推廣氫能在交通運輸、應急保供、儲能調峰、熱電聯供、分布式供能領域的應用,推動氫能有序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
近期目標:基本建成輻射服務安徽省的氫源基地
《征求意見稿》提出近期目標(2021-2025年):基本建成輻射服務安徽省的氫源基地。依托昊源化工等龍頭企業以及可再生資源制氫的潛在優勢,形成安徽省穩定供應高品質氫源能力,氣氫年供應能力突破2000萬m3、液氫1000噸,打造長三角區域最大的氫源供應基地。
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氫能基礎設施體系。在全市建成投入運營4座加氫站,基本實現全市重點區域覆蓋。探索氫氣管網建設試點,沿線制氫及加氫站加入管網,建設氫能應用示范線路。移動式氫能儲運體系初步建成,實現氫氣管網范圍外加氫站、制氫項目及用氫項目的全覆蓋。
打造國內規模領先的氫能產業基地。全市氫能產業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氫能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制氫儲氫、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零部件等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均有代表性企業,產業鏈核心企業5-10家,其中氫能制備企業3-4家,儲運氫企業2-3家,氫能核心裝備制造企業3-4家,氫能應用企業1-2家,投資總規模超過100億元。
建設一批氫能重點應用示范項目。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動氫能公交車實現市場化規模應用,爭取燃料電車汽車保有量達到300輛,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達到200億元。在相關場景應用領域,爭取在住宅、大型商超和園區等區域形成3-5處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應用項目。
遠期目標:氫能產業步入國內領先地位
遠期目標(2026年-2035年):氫能全產業鏈基本形成。氫能產業步入國內領先地位,由示范帶動轉向市場拉動,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依托成熟的氫能源供應基地、先進的氫能技術轉化共享研發基地,推動發展氫能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制氫儲氫技術更加成熟,可再生能源制氫比重逐步提高,儲氫能力不斷增強,阜陽市作為氫能源供應基地持續、穩定向本省乃至長三角地區、中部地區供應優質、低價氫能。氫能交通體系和氫能物流運輸體系基本完善。氫能社區建設取得較大進展。
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產業領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氫氣制備、儲運、氫燃料電池等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吸引一批氫能領域應用型科研院所項目落地,爭取搭建若干國家級產業創新平臺。依托重點企業建成一批高標準企業創新中心,顯著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在工業副產氫技術、儲運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氫、氫能應用、氫能裝備環節的科研投入,形成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技術優勢的企業。
氫能應用規模持續擴大。氫燃料汽車投放量超過1500輛,配套加氫站數量超過10座,覆蓋阜陽市主城區,配套投放一定比例的氫燃料乘用車示范,引導市民購買。
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企業間形成良好的產業互動,投資總規模超過200億元。培育氫能相關企業超過150家,產業鏈核心企業30家左右,其中氫能制備企業3-5家,儲運氫企業6-8家,氫能核心裝備制造企業5-6家,氫能應用企業5-7家。
空間布局:“一中心三基地四示范多布點”
根據阜陽市現有氫能產業發展基礎,以阜合現代產業園、阜陽煤基新材料產業園等為載體,按照氫能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的原則,引導阜陽市氫能產業在地域上集中分布,形成阜合產業園氫能產業創新中心,阜陽煤基新材料產業園副產氫基地、臨泉縣阜陽氫能高效智能綜合利用產業基地,潁上化工園區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潁泉、太和、潁上氫能應用示范區以及氫物流、加氫站、燃料電池生產等多點布局“一中心三基地四示范多布點”的134N氫能全產業鏈空間布局,努力將阜陽打造成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應用示范區。
“十四五”期間:市民有望坐上氫能公交車
氫能應用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近期(2021-2025年)在阜陽市主要交通線路分批次、分階段投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逐步取代傳統公交車。配合加氫站布局,設計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線路。遠期(2026-2035年),穩步提高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保有量,由市區主要線路向縣區普及。
氫燃料客運汽車。近期(2021-2025年)氫燃料客運汽車投放主要限于市縣間中短途線路。遠期(2026-2035年),隨著加氫站的布局,逐步實現阜陽市周邊主要市間長途客運線全覆蓋。開發氫燃料客運汽車旅游專線,打造特色旅游線路。
氫燃料物流車。近期(2021-2025年)在物流車領域逐步推廣氫燃料電池車,初期在物流運輸領域投放少量氫燃料電池車,規劃物流運輸示范線。遠期(2026-2035年),隨著加氫站數量增多、輻射范圍擴大,加大氫燃料物流車的投入量。打造皖北氫燃料物流網絡關鍵樞紐,把握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契機,加強與皖北各城市的統籌聯動,發展“氫物流”。
發展其他氫能集成產品方面,近期(2021-2025年)重點發展氫燃料電池自行車、氫燃料電池叉車、氫燃料電池游覽車、氫燃料電池掃地車、氫燃料電池游船等其他氫能集成產品,探索氫能應用更多場景。遠期(2026-2035年),重點發展氫燃料電池無人機、氫燃料電池船舶、氫燃料發動機、氫燃料內燃機,利用氫燃料電池開展分布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