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GlobalData的研究,中國的氫內燃機(ICE)技術在應對污染和氣候變化方面出現了熱潮。
報告發現,盡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和市場之一,但中國仍在積極探索汽車替代能源技術,以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
GlobalData顛覆性技術業務主管Kiran Raj表示:“這些發展與氫生產、充電基礎設施和氫燃料電池動力汽車(FCEV)同步進行,以適應更環保環境的要求?!?/span>
GlobalData的高級破壞性技術分析師Abhishek Paul Choudhury表示,生產氫氣,尤其是綠氫,是一項成本昂貴的業務,但在政府支持下,國內公司正在為大型商用車輛開發氫兼容內燃機,這些車輛被稱為“氫內燃機”(HICEVs)。
他表示:“這些發動機提供了零排放、快速充電和更好的行駛里程。但另一方面,它們的制造和維護既復雜又昂貴,同時又存在安全隱患?!?/span>
GlobalData的創新探索者數據庫重點介紹了中國正在加速H2 ICE技術發展的創新。
中國玉柴
中國玉柴國際(中國玉柴)為中國商用車市場推出了首款氫氣發動機“YCK05”。氫動力發動機采用高壓多點輸入空氣噴射、高效低慣性渦輪增壓和高效稀燃燃燒等先進技術。它的設計改進了發動機結構及其支撐系統,如燃燒和氣體分配系統。
一汽集團
一汽集團(FAW)通過其子公司一汽解放開發了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直噴式H2 ICE。這是一款13L重型發動機,可以以超過500hp的功率運行。使用排量為2L的四缸發動機,指示熱效率約為55%,配有渦輪增壓器,該發動機提供氫氣和氨的雙燃料噴射,可靈活地將其轉化為氫氣和其他凈零碳燃料產品。
廣汽集團
廣汽集團(GAC)測試了一臺熱效率高達44%的氫內燃機。它還包括一個升級的氫氣供應系統,可提高功率密度并降低氫氣泄漏的可能性。新發動機似乎具有更好的散熱能力,可以降低燃燒風險。
濰柴動力
濰柴動力與中國重汽(Sinotruk)合作,推出中國首款以黃河品牌命名的商用H2 ICE卡車。濰柴動力公司制造了這款汽車13L H2 ICE,其商業應用包括港口、城市、發電廠、鋼廠、工業園區和其他獨特的運輸環境。
Choudhury總結道:“中國的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碳達峰,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目前綠色低碳發展已經被全世界接受,有了政府補貼的推動,可以認為H2 ICE的中國市場未來將會擴大”
中國每年生產約3400萬噸氫氣,而全球每年生產約8000萬噸氫氣。雖然中國的氫產量占世界氫產量的近一半,但中國生產的氫只有一小部分是由間歇性可再生能源(IRE)電解生產的,約51萬噸。
RMI的一份報告發現,中國有潛力在2030年前安裝100GW的可再生氫容量,因為它的目標是在2060年前實現國家的碳中和目標。
《中國綠氫新時代:2030年可再生氫100GW路線圖》報告發現,根據中國到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政策目標,氫能,特別是綠氫,是推動重工業和運輸行業能源轉型的最重要解決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