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由于其清潔高效、無污染零排放等優點,加之在“雙碳”背景的推動下,氫能被業界視為終極清潔能源,能源央企紛紛進軍氫能,開始展開布局,氫能行業開始加速發展。截至6月,開展氫能相關業務或布局的中央企業有26家,據了解全世界有500多座加氫站,中國正在運行的占到100多座。
在江蘇的某家制氫設備企業,企業負責人談到,今年以來該公司的制氫設備訂單量猛增,其中還有不少客戶將制氫設備的需求提升為大容量,面對此變化和上級,各企業也在加快產業線的調整,將產能迅速擴大。
國內目前制氫正在從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慢慢地向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轉變。中國氫能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氫氣產量相比去年增加了25%,利用新能源制氫同比增長了30%。
氫燃料電池和整車銷量加大,成本下降速度加快。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江蘇某家氫能燃料電池企業因近期電池訂單量突增,將停用兩年的生產線重新開啟;上海一電池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的電池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而且正在加大生產線擴大產能;除此之外,上海某車企的技術負責人表示,其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氫燃料電池汽車上市后不僅被搶購一空,而且明年的上半年的訂單也已經被鎖定。
因為大眾對于氫能相關產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市場需求快速增加,有些企業甚至會達到供不應求情況,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氫燃料電池的行業,隨著產業規模加大、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導致成本和售價也在持續下降。因為制造成本持續下降,整車銷售價格也在逐漸降低。
加氫站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配套設施,各大企業也在加快布局,不僅如此,智能管理系統也將在北京冬奧會上進行運用。據了解,《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即將發布,這將會給氫能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氫能行業也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目前越來越多的地區將加氫站的建設納入政府規劃當中,多地政府也出臺了關于加氫站的政策補貼,其中佛山、鄭州、太原等地加氫站的數量與已經超過30個,加入加氫站布局的企業數量全國也超過了20家,其中能源界龍頭中石化以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為目標的中石化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建設1000座加氫站的目標。
雖然中國氫能發展駛入快車道,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儲運方面的難題,但是在今年西安交通大學張錦英教授團隊開發出一種高密度固態儲氫材料——石墨烯界面納米閥固態儲氫材料,解決了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面對的儲氫難題之一,除了推進氫能各領域加快發展外,我國的相關科研團隊也在竭盡全力解決困難,提升創新研發技術水平。
據了解,業內人士所關注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名單》即將發布,政策推出的目的是爭取用4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構建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這將助推氫能行業駛入快車道。
相關推薦:
全球氫能產業鏈投資猛增至3.2萬億,2021年國內氫能產業鏈龍頭企業發展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