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網報道:2021年8月4日9時25分,遼寧沈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明湖街17號一企業內的氫氣罐車軟管破裂爆燃,指揮中心立即調派滅火救援力量趕赴現場處置,目前火勢得到有效控制,明火已撲滅,正在對罐體進行持續降溫,現場無人員傷亡。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網
在今年5月泰國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2019年6月挪威加氫站爆炸、韓國儲氫罐爆炸、美國運輸車爆炸,這一系列的化工廠和氫能相關的爆炸事件,讓氫能以另外一種形象——危險系數高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雖然清潔、零碳、高效但是仍然讓公眾對其拒之千里。那么氫能在全球發展勢頭強勁的今天,如何令人信服其安全系數相對來說高于其他能源?
從今天遼寧沈陽的氫氣罐爆炸事件來看,首先未造成人員傷亡,并且在短時間內火勢得到有效控制,其實遼寧在2003年的時候也發生過關于裝滿氫氣瓶火車的大爆炸,也沒有造成人員喪生。和普通能源相比,氫能安全屬性在可控范圍之內。第一,氫氣爆炸式難以產生灰霾和濃煙單位面積的爆炸較低,具有較寬的爆炸領域;第二,氫氣密度很小,擴散系數較大,換言之泄露之后可快速降低其濃度。日本汽車研究所FC·EV研究部做過一個實驗,就是從35Mpa的高壓下氫氣罐中放出氫氣時被點燃的情況,氫火焰密度和粘性很小,十幾秒內釋放結束火焰規模變小,就算防控不到位引起爆炸,也能在短時間內減小火勢,降低安全隱患。
圖 從35mpa氫氣罐中放出氫氣時的氫氣火焰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Swain博士做過一個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油汽車同時進行的泄漏點火實驗。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油汽車分別從不同的部位開始燃燒,前者在點火三秒之后從尾部直沖上方,后者則從底部開始燃燒,一分鐘之后,燃油汽車開始燃起大火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相對來說沒有對汽車造成傷害。
圖 氫氣汽車和燃油汽車的燃燒實驗對比
本次遼寧沈陽的氫氣罐車軟管破裂是什么情況呢?在今年2月國家標準《汽車用壓縮氫氣加氣機(征求意見稿)》中其實已經對加注軟管破裂安全測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加注軟管破裂安全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a.三通接頭安裝在加氫機加注軟管的末端和加氫槍的上游,加注軟管應連接到三通型接頭的“直通” 端口之一,快速開啟閥應安裝在另一個“直通”端口上,加氫槍應連接到三通的“短管”端口,三通接頭和閥門的組合Cv應盡可能接近實際值;
b.為測試安全,應將三通及快速開啟閥可靠固定,加氫槍與儲氫罐可靠連接;
c.加氫機的供氣壓力應小于加氫機的最高允許壓力,在快速開啟閥關閉的條件下,操作加氫機以使 氣體流入儲存容器,5s后打開快速開啟閥,加氫機應在快速開啟閥打開后3s內停止氣體流動;
d.在-40℃~50℃環境溫度下進行5次測試,氣源溫度應在環境溫度2℃變化范圍以內。
所以只要氫燃料電池汽車按照國家出臺的標準、相關行業法規去進行制造、運輸、存儲等一系列過程工作,安全狀況就能得到保證。
除了生產原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實施外,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公眾的宣傳,根據美國和韓國的有關技術團體評估,氫氣與汽油和天然氣相比,其綜合性危險度是最小的,改變大家對于氫能的固有思維,讓大家更好地接受氫能,“氫進萬家”才能更好地進行推進,z助力氫能發展。
參考資料:
《遼寧沈陽一氫氣罐車軟管破裂導致爆燃 現場無人員傷亡》——央視新聞網
《自動車火災試験や著火試験結果からみた水素の安全性について》——田村陽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