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評社報道 臺灣與澳洲在能源領域有許多合作。澳洲“駐臺辦事處”近期積極探索與臺灣在氫能產業的合作潛力,部分專家認為,臺灣或許可考慮仿效日本,未來在氫能兆元產業扮演區域要角,并強化與澳洲的安全合作關系。
澳洲除了在臺灣離岸風電發展計劃扮演要角,也長期供應臺灣液化天然氣。不過,澳洲“駐臺辦事處”認為,力拼2025年能源轉型的臺灣在“潔凈能源”領域還有許多可與澳洲合作發展的項目。
澳洲政府2019年推出“國家氫能戰略”(National Hydrogen Strategy),目標在2030年前將澳洲打造為全球氫能產業領導者。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評估,全球氫能產值至2050年可達2.5兆美元。
澳洲“駐臺辦事處”去年11月在臺舉行氫能研討會,與會的產、官、學界代表包括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首席副代表星野光明。
日本數年前曾與臺灣洽談氫能相關合作,如今則是與澳洲在維多利亞州發展“氫能供應鏈”(HESC)計劃:川崎重工業公司去年10月率全球之先,完成液化氫能運輸船試航,首批澳產氫能預計最遲今年6月即可運往日本。
根據公開資料,日本計劃至2030年將氫能年需求量自200萬噸提升至300萬噸,進而至2050年達到2000萬噸。此外,日本也逐步規劃成為東亞氫能供應樞紐,向區域內國家輸出技術及產品。
除了日本,德國、韓國及新加坡也已與澳洲簽署氫能供應、技術合作等協議。
澳洲“駐臺辦事處”指出,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正發展“亞洲再生能源中心”(Asian Renewable Energy Hub),未來可供應約23GW潔凈氫能,幾乎相當于臺灣計劃在2025年前達成的再生能源供電量。
“亞洲再生能源中心”也可透過海底纜線,將太陽能及風能電力運往新加坡及印尼。中心預計最快2027年開始出口能源,將成為亞洲最大、最便宜的氫能供應基地。
專精澳洲研究的學者黃恩浩說,澳洲向東亞國家出口能源,航線往往必須經過南海、臺灣。為確保運輸線、供應鏈安全,澳洲近年采取的作法包括擴大與美國的區域安全合作,南海執行監視、巡邏等任務。
黃恩浩指出,澳洲與臺灣有共同安全利益,在供應鏈及區域安全方面,合作潛力可觀;不過,臺灣有必要客觀全盤檢視自身條件、發展基礎及可行配套措施,以確保國際能源合作的長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