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道
隨著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的深入開展,9月19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做客自貢市委會議廳,帶來一場“中國氫能發展的幾點思考”專題報告會。干勇認為,未來氫會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至少10%,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整場報告會內容豐富、內涵深刻、見解專業,干勇院士的報告高屋建瓴、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從我國發展氫能產業的可行性、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概況、開創氫能重卡時代、跨行業發展氫循環經濟以及固態儲氫五方面,對氫能發展現有問題把脈問診,為我國氫能未來發展把脈獻計。
干勇以山東、廣東、四川、海南、內蒙古等地為例,深度剖析我國當下氫能產業的發展背景和環境。在他看來,四川是以水、天然氣為主的能源省份,清潔可再生能源豐富,同時化石能源等傳統能源過剩,四川發展氫能產業基礎雄厚、優勢突出。
最后,干勇借助國際能源署《氫能報告》,提出對中國氫能發展的7個關鍵建議:在長期能源戰略中確立氫的作用;刺激清潔氫的商業需求;解決先行者的投資風險;支持研發以降低成本;消除不必要的監管障礙,協調標準;參與國際事務并追蹤進展;重點放在使工業港成為擴大清潔氫氣使用的神經中樞,利用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來刺激新的清潔氫供應,通過車隊、貨運和走廊擴大運輸中的氫氣,啟動氫貿易的第一條國際航線這四個機遇上,以便在未來10年進一步增強勢頭。
自貢產業基礎、資源稟賦、交通區位條件良好,已初步形成制氫、加氫、氫儲備、氫運輸以及氫設備制造等全產業鏈,具備發展壯大氫能產業的基礎優勢。下一步,搶抓氫能發展機遇,自貢將以此次報告會為契機,加快氫能產業培育發展,加快推動自貢氫能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助推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再造產業自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干勇院士是四川內江人,大學畢業后長期從事冶金、新材料及現代鋼鐵流程技術研究,是我國材料、冶金、現代鋼鐵流程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干勇一直很關心家鄉四川的發展,特別是新材料領域的發展。在此次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中,他不僅帶來了先進材料領域的研究進展及發展戰略,更對下一步四川在先進材料產業發展中如何發力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任何一個都離不開先進材料的加持。”干勇認為,四川有豐富的石墨資源、釩鈦資源、稀土資源等,這些都是做高端材料的必需原料,且四川人才資源也很豐富,在新材料發展上,四川能做出更大貢獻。他希望通過這次院士之行回川,梳理下一步四川發展重點,找出產業鏈中一些斷鏈的缺口,找出差異化發展特點,同時要和自貢共建一個西南新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