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與北京市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共同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能源谷氫能機遇與發展”分論壇在北京舉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彭雪海強調,目前世界能源技術創新已進入活躍期,給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變革。氫能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二次清潔能源,是實現多領域深度清潔脫碳的主要途徑,也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方向。
“發展氫能產業是北京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彭雪海表示,北京氫能產業起步較早。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科技創新、產業基礎、支撐要素、推廣應用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2022年北京冬奧會,氫氣成為奧運火炬的唯一燃料,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奧運場館的主要運載工具,實現了氫能應用“從1到100”的跨越。
近年來,北京市先后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和《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2021年,京津冀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獲批建設,為北京氫能產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據彭雪海介紹,“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充分利用科技資源和人力資源聚集的優勢,加強政策引領和產業培育,促進氫能技術創新、示范應用和產業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城市:
一是聚焦關鍵技術突破。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優勢,在制氫、儲運、加注、燃料電池四個主要環節全面布局21項關鍵技術,實現北京氫能領域的創新引領;
二是開展全場景示范應用。以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和氫能綜合應用示范為牽引,推動氫能在交通、發電、儲能等領域的綜合場景示范應用,推動氫能全產業鏈技術進步和產業集群化發展;
三是推動京津冀全產業鏈布局。借助昌平、大興、房山等重點地區氫燃料電池汽車、系統、關鍵部件、材料及核心裝備生產基地的布局,全面推進京津冀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布局,實現與河北、天津氫能產業的錯位競爭、協同發展;
四是完善政策和服務體系。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推廣、技術創新和產業落地、政策及安全監管政策方面先行先試,推動氫能科技創新中心、大數據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優化北京氫能產業發展環境。
彭雪海強調,昌平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區域經濟發展迅速。未來科學城“能源谷”作為北京先進能源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匯聚了從氫能供應、燃料電池整車、系統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到車輛運營管理、標準檢測等產業鏈的多家重點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彭雪海表示,“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繼續支持昌平區構建氫能產業生態,打造世界領先的氫能科研成果孵化和應用場景創新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