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15日,中國新能源發展論壇在鹽城舉行。
該論壇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與鹽城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論壇的主題是“雙碳賦能,智領未來”,旨在為新能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平臺,就發展前景、機遇挑戰、技術前言、行業熱點等議題進行探討、群策群力,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近幾年來,鹽城積極實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貫徹落實“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努力建設一個引領世界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和要素資源對接的新高地,一座迅速崛起的國際綠色能源之城。
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唐敬出席氫能主題論壇并發表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非常榮幸與各位領導、專家、行業精英大咖齊聚2021中國新能源發展論壇——氫能主題論壇,共同探討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在此我謹代表鹽城市人民政府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來自國內外的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鹽城發展的朋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鹽城位于黃海之濱,地處江蘇中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資源稟賦優良,產業基礎堅實,是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區域。回首“十三五”,鹽城面朝大海向未來,將新能源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成功招引了華能、三峽、國家電投、國家能源等一大批國字頭資源開發企業;實施風光資源系統化、規模化、集中化開發;在裝備制造領域集聚了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上海電氣、中車電機、中天光能、阿特斯等一大批新能源國內產業。國內首臺3兆瓦、5兆瓦、6兆瓦、6.4兆瓦風機在鹽城成功下線……
2020年,鹽城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占到全省28.17%,比2015年增長了2.37倍。新能源發電量178.8億千瓦時,占到江蘇省34.25%,比2015年增長了2.87倍。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625.2億元,同比增長15.8%。鹽城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快速成長,新能源裝備規范企業達到了56家,開票銷售額企業達到9家,入庫稅收超千萬企業達到22家。經過幾年的培育,鹽城擁有發展氫能產業的良好條件,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增長。鹽城新能源開發規模全國領先,“十三五”期間鹽城規劃海上風電容量822萬千瓦,占到江蘇省56%。
“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規劃容量902萬千瓦,占到江蘇省76%。今年4月,鹽城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超過了千萬千瓦。已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展城市。“十四五”末,鹽城推動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有望達到2千萬千瓦,這些資源優勢為鹽城發展綠氫產業提供強有力支撐。
氫能產業布局逐步完善。鹽城已經落戶江蘇信邦、江蘇綠氫等多家專業扶持新能源開發生產、消費的企業。
氫能示范初見成效。2019年,鹽城作為氫燃料項目示范城市,共投放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巴士,同期推出日加氫能力1000千克鹽城加氫站。2020年12月,作為江蘇省第一座加氫一體化項目,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制氫加氫一體化及燃料電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利用1兆瓦屋頂光伏的規模實現了電解技術支持,白天利用光伏和電池儲能組成微網,夜間利用低谷電制氫,作為鹽城大規模豐富的能源制氫提供了技術經驗。
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鹽城將加快布局氫能產業,搶占新能源技術制高點,謀求未來競爭優勢,將鹽城打造成為長三角綠氫產業基地。
選準主攻方向,積極推進氫能示范利用,按照合理確定規模,適度超前建設,預留發展空間原則,有序推進加氫設施布局建設,強化示范引領,先行推動光伏發電制氫項目,實時推動海上風電制氫產業示范項目。鼓勵利用現有加油、加氫站點,改擴建加氫設施,逐步構建高效安全的加氫網絡。為氫能推廣應用創造良好條件。
搶抓產業風口,加快氫能產業布局。積極構建以鹽城經濟區開發區、平湖、鹽都氫能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探索氫能產業,積極招引氫氣制備與提純設備制造,低溫液態以及高壓氣態的儲氫裝備制造,氫燃料電池與關鍵零部件制造,氫燃料電池供應模塊生產等關鍵技術。
突破發展重點。加強產業制作創新,支持江蘇信邦、江蘇綠氫等產業,開展氫能產業攻關,工程研究和產業開發。重點突破可再生能源的電解水制氫、氫氣提純、液氫、氫燃料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引進培育氫能產業項目,加大氫能產業成果,落地轉化的扶持力度。
在這里,我們期待著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分享真知灼見,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討氫能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研究氫能產業化和商業化路徑,攜手開拓鹽城氫能產業的發展新篇章。
最后,預祝此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也預祝各位嘉賓身體健康、事業順達、闔家幸福、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領導發言根據速記整理,還未經演講人審核)
往期精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