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朱貴銀
9月17日,“開放淄博 氫城獻禮”2020中國氫能源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北京億華通、空氣化工產品、德國林德、吉利客車、山東東岳、淄博安澤等6家企業的代表,圍繞“氫能產業鏈實踐與思考”這一議題,分別介紹了氫能在各自業務中的應用情況,對氫能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判斷,產業發展初期,將以工業副產氫就近供給為主,在各類工業副產氫中氯堿副產氣含氫量高且雜質少,是制取燃料電池用氫理想原材料,淄博氯堿產業發達,年產燒堿124.82萬噸,理論制氫3.12萬噸,預計能滿足9600輛10.5米公交車年用氫需求。
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郁峰在論壇上做了“氣質筑非凡,創新贏未來”的發言。他表示空氣化工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公司,擁有超過60年的氫氣領域運營經驗,并建有全球最大的氫氣官網,同時在液氫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空氣化工在氫能交通領域(卡車、巴士、叉車等)、氫儲能與發電領域(太陽能、風力發電、電力發電機等)擁有豐富的加氫經驗。
德國林德集團大中華區氫能發展總監張振祥圍繞“氫能產業鏈實踐與思考”議題進行《氫能和林德的承諾(全球、中國、山東)》的報告,就林德在蒸汽重整、離子壓縮機等方面的技術創新進行介紹。林德公司是一家活躍在全球的工業氣體和工程公司,致力于成為中國氫能源產業發展的長期技術合作伙伴。
吉利商用車集團客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宋光輝發表題為《吉利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探索與思考》的演講。他表示,在吉利智慧立體出行生態下,未來汽車新四化趨勢下的創新需求將包括四個方面:網聯化,未來10年成熟市場幾乎100%的汽車將配備不同形式的網聯技術;智能化,未來15-20年, L4/L5級自動駕駛汽車將配備不同形式的網聯技術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5%-26%;共享化,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車銷售的35%將用于移動出行服務;電氣化,預計到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29%-47%。
山東東岳集團首席科學家張永明為大家帶來課題“車用燃料電池質子膜研究”。張永明對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全面分析。2020年,質子膜燃料電池汽車將步入商業化階段。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是全氟質子膜,三十年研究與應用實踐證明,全氟質子膜具有極其穩定的高分子骨架結構,是燃料電池汽車的唯一選擇。
淄博安澤特種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高峰演講題為“創新平臺建設 加速氫能發展”。淄博安澤特種氣體2012年3月成立,由山東省半導體研究所特種氣體廠轉制而來,是省內建廠最早、實力最大、技術最強的特種氣體生產、儲存、運輸、服務廠商,也是全國特種氣體行業三大廠商之一,更是江北最大特種氣體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