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上汽在官方網站發布了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關于“兩會”的建議,共聚焦四個方面:車規級芯片國產、汽車數據安全、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
提高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增強國內汽車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陳虹建議,在消費級芯片企業的扶持政策基礎上,加大對車規級芯片行業的扶持力度,使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愿意用、敢于用、主動用”。具體對策有:出臺聚焦車規級芯片的扶持政策,包括各級研發和產線投資補貼、首臺套應用補貼等,降低企業投入和產品價格;拉動保險企業設計產品責任險,對國產芯片在整車上的應用進行保障,降低整車、系統和芯片企業的應用風險。
制定車規級芯片“兩步走”的頂層設計路線,實現車規級芯片企業從外部到內部的動力轉換。其中第一步由主機廠和系統供應商共同推動,扶持重點芯片企業,幫助芯片企業首先解決技術門檻較低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問題,提升其車規級國產化體系能力;第二步則由芯片供應商推動,形成芯片供應商內生動力機制,解決技術門檻高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問題。
針對高技術門檻芯片,推動設立整車、系統、芯片的重大聯合攻關專項項目,由政府、企業分攤研發資金,共享專利,占領未來行業制高點。比如成立重大聯合攻關專項項目,集中力量支持技術路線明確但技術儲備薄弱、應用前景廣泛但前期投入巨大的項目,由政府或頭部企業牽頭需求端和供給端,分攤研發資金、共享專利,構建需求驅動的協同創新鏈。
在陳虹看來,目前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已擁有規模基礎,結合我國消費電子行業發展和日韓車規級芯片產業鏈建設經驗,通過產業扶持政策聚焦解決上述問題是提高車規級芯片國產化率、=,增強汽車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有力途徑之一。但單靠市場一股力量很難推動車規級芯片國產化,還需要形成政府牽頭,整車企業聯合,針對頭部芯片企業開展重點扶持的策略。
加強數字生態環境下汽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據相關研究機構估算,一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每天產生的數據量最高可達10TB,數據類型包括車輛行駛數據、車身數據、操控數據、視頻數據、圖像數據、坐標數據等數十類。然而在數據獲取和使用過程中,目前還存在數據采集和存儲方面責任、規范要求不明確,數據的商業用途約束要求不清晰,對于數據泄漏的防范不足,對于數據違法的處罰力度不夠等問題。
對此,陳虹建議建立準入制度,比如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包括高精地圖數據)的采集、存儲和商業用途需經國家相關部門備案管理,只有滿足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要求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才能進入汽車公告目錄。
加強數據隱私保護,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對于可能存在的隱私風險具有告知義務,并且在收集、使用、轉移、刪除數據時給予用戶自由選擇權。同時,企業也需要提升軟件的安全性,在分析處理數據時要進行數據和個人身份的分離,并將數據匿名化,以確保數據的安全。對于個人數據能否被使用以及具體使用目的,用戶應擁有選擇權和知情權。
制定過程審查制度,比如要求智能網聯汽車的制造和銷售企業建立完備的數據安全管理和軟件升級流程,同時智能網聯汽車提供的數字服務內容也需要接受政府部門的監管和審查,并對所涉及的敏感數據及個人隱私數據出境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
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執行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對于危害或濫用涉及國家安全以及用戶隱私數據的行為,應制定懲罰性措施和群體賠償機制。
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政策配套,助力汽車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氫能源作為脫碳和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已經成了當下很多國家關注的重點。但是,目前氫能產業在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各個環節發展受制于當前法規政策的種種限制。
為此,陳虹建議,從國家層面盡快形成統一的中國氫能戰略規劃。從國家層面制定我國的氫能戰略發展路線圖,明確階段性目標和分步實施的重點;其次要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明確牽頭主管部門,建立有力的跨部門協調機制,統籌氫能戰略落地實施。
在氫能管理政策法規層面有所突破。如對氫能的上中下全產業鏈,單獨形成專項的法規政策,在審批、監管流程上與燃料汽柴油盡量趨同。
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管理的減排項目范圍和碳交易的試點范圍,將工業副產氫提純、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加氫站項目納入減排項目范圍,以進入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高綠色制氫項目受益范圍,引導社會對于綠色制氫項目的投資積極性。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對使用綠氫(可再生能源產生的氫能)進行一定時期的專項補貼。
完善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商業模式政策體系
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商業模式是國家鼓勵探索的方向,主要包括快換式、非快換式等操作模式。其中快換技術比較適用于出租車等營運車輛,主要解決續駛里程問題。“非快換式車電分離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換電頻度低,一般2-3年換電一次,基于現有4S店售后檢修設備即可實現電池更換,無需巨額投資,且具備兼容快換模式的可行性,市場前景將更為廣闊。
陳虹建議,國家同時鼓勵非快換式和快換式“車電分離”模式的推廣應用;針對“車電分離”模式全面梳理和出臺完善的管理政策。“車電分離”模式的順利實施涉及產品公告、車輛登記注冊、稅務、保險等多個環節,建議國家相關部委針對不同“車電分離”模式推廣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完善相應政策與流程,加快推動“車電分離”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