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龔夢澤
1月16日,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會議在云端舉行,在主題為“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轉型”的國際論壇上,來自各國的行業機構、電動汽車領域代表企業聚焦當前發展話題,共同探討碳中和的發展趨勢,分享企業最新的成果實踐,希望為未來交通事業的轉型與成長帶來新的思考和思路。
事實上,當前我國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愈發凸顯。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形勢下,應對氣候變化這一莊嚴挑戰已成為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
對此,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2020年9月22號,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全球鄭重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既昭示了黨加快生態文明的堅強意志和堅強決心,也充分展現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主動擔當和積極作為。
“面對碳達峰、碳中和這一愿景目標,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任務仍然任重道遠。從發達國家的普遍規律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的碳達峰時間往往滯后于國家的總體碳達峰時間。”蔡團結表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要盡早實現碳達峰的目標,必須要有更強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綜合施策,采取更加針對性的措施來全面完成我們的目標。
論壇現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表了主題為《創新驅動、科學謀劃全面開創“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演講。
萬鋼指出,從能源的角度來看,要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需要更多地發展可再生能源。其中,氫氣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高效率、運行零排放等特征。而燃料電池汽車則可以廣泛地應用于交通、建筑、工業和更高效的儲能領域,可推動汽車產業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的如期達成。
萬鋼認為,汽車產業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過程中,可先行一步,通過創新體系,優化汽車產業碳排放制度和完善交易體系,加大財政和金融相關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有助于汽車產業產能結構的市場環境。
“氫能和電力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燃料電池蓄能發電系統可以在供電高峰區推動波谷儲電、波峰供電模式的形成”,萬鋼表示,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氫能可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BeateTrankmann(白雅婷)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致力于減少碳排放。去年9月,中國政府承諾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并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些承諾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機遇,可以幫助我們將溫度變化控制在1.5至2攝氏度以內。
白雅婷認為,必須促進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FCV)的發展。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在2020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超級年”,在關鍵零部件技術和政策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隨時愿意在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碳中和的轉型過程中提供協助。自2003年以來,我們一直在調配全球網絡和經驗,支持中國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推廣。我們一直在通過在京津冀、長三角和大灣區8個城市的氫能與燃料電池車示范項目,以及在大灣區的氫經濟職業培訓項目,支持基層政策創新,為產業供應鏈提供技術援助,搭建國際交流平臺。”白雅婷表示。
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王昊在演講中表示,為了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完整能源系統,特斯拉設計了由Powerwall、Powerpack和SolarRoof等組成的能源發電存儲和消耗。目前這一系統已經在國外的部分地區得到應用。
王昊認為,過去一年中,盡管遭遇了疫情的嚴峻挑戰,但特斯拉各項業務依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20年,特斯拉全球產量超過50萬輛,交付近50萬輛。截止到2020年第四季度末,特斯拉車輛已經節省汽油56.37億升,減少1696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這相當于一個能源大國2018年交通運輸排放總量的90%。
以太陽能系統為例,截止到2019年底,特斯拉的太陽能系統累計產生了16.6TWhs的零污染電能,比特斯拉所有工廠的總能耗還要高好幾倍。此外,上海工廠本地化率進展順利,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王昊提到,過去一年里,特斯拉中國一共建設和開放了超過410座超級充電站。“超過180座為V3的超級充電站,而V3超級充電樁是一種運用了全新架構的超充方式,支持高達250千瓦的峰值充電功率,最高可實現充電15分鐘補充250公里的續航電量。”
王昊表示,期待推出更多的鼓勵政策,也建議在部分地區行之有效的新能源推廣政策能夠擴大到全國更多的區域,相信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完善產品功能和服務,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傳統汽車巨頭寶馬在碳中和領域同樣不甘人后。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以視頻形式做主題演講時表示:“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踐行可持續發展。中國提出的兩大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以及‘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令我們感到振奮。寶馬集團將全力支持中國實現這兩個目標”
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份,齊普策提出了到2030年的寶馬集團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供應鏈環節單車平均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20%,生產環節單車平均碳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80%、單車平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電動車累計銷量超700萬輛等。
對此,齊普策在講話中著重強調,寶馬集團將在今后的年報中持續、透明地公布這些目標的完成情況,并把完成情況和管理層的薪酬掛鉤。他還透露,寶馬集團計劃在2021年全球銷售10萬輛純電動車。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