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8月13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就《2021年能源領域擬立項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及外文版翻譯計劃項目》征求意見。546個項目被列入“2021年能源領域擬立項行業標準制修定計劃項目”。其中,氫能方面有5項標準被列入,分別為加氫站壓力設備監測技術要求、加氫站壓力設備風險評價與檢驗、核電廠高壓氫氣系統調試導則、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設計規范、儲能電站技術監督導則。其中有兩項標準涉及到加氫站壓力設備的監測及風險評估與檢驗。
加氫站壓力設備的特點
加氫站的儲存容器跟一般的高壓容器比,有四個顯著特點:
第一,它里面裝的是高壓、常溫、高純度的氫氣。在這樣的環境下,長期運行具有高壓氫脆的危險。
第二,壓力波動頻繁,而且波動幅度較大,具有疲勞破壞危險,商用的加氫站問題尤為突出。
第三,容量大,儲存的能量多,一旦失效,危害很大。
第四,直接面向公共,涉到公共安全。
因此加氫站儲存容器應滿足:一、耐高壓,目前裝備的壓力已做到90MPa。二、抗爆抑爆。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發生爆炸,如果要壞,最壞的情況是泄漏,即只漏不爆。三、對氫氣的泄漏能夠實現在線檢測,一旦漏了,發現以后,可對泄漏出來的氫氣進行安全排放。四、要經濟簡便,能以經濟的方式實現上述目標。
我國加氫站壓力設備發展現狀
目前幾乎所有的儲氫、輸氫裝備都是承壓設備,無論是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還是氣瓶,都具有潛在的泄漏和爆炸危險。
農業工程博士鄭津洋表示,我國已建成的100多座加氫站當中,使用的儲氫壓力容器有50、70、98MPa幾個壓力級別,我國對加氫站的儲氫壓力容器已經實現自主可控。還有一類儲氫容器,用鋼或鋁、塑料做內膽,這種復合結構的優點是抗疲勞性能好,但缺點就是成本高,外層要用成本較高的碳纖維。
對于液態儲氫,因為液氫的密度為70kg/m3,和其他的技術相比,儲氫密度較高,其壓力比高壓氣態儲氫低一些,為0.1—1.3MPa,溫度是-253℃。目前液氫技術面臨的挑戰是高投資、高能耗、臨氫材料、運輸的安全等。在臨氫環境下,其材料性能跟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應力、環境、材料和制造工藝,而且制造工藝對其影響非常明顯,像成型的工藝、熱處理的條件、表面的質量。在復雜的影響情況下,需要弄清楚影響機制。
對于固態儲氫,因為儲氫壓力低,體積儲氫密度高,而且有純化的作用,此類裝備壓力大概在0.5MPa—4MPa,一般不超25MPa,但其質量儲氫密度低,充放氫時需要熱交換。固態儲氫方面,國內做了很多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固態儲氫有兩個趨勢,一是低溫與高壓復合,單位質量儲氫密度能達9wt%,比其他的儲氫密度要高很多,壓力通常是30—50MPa,溫度在零下240到零下40度。還有一種結構是把固體儲氫跟高壓復合,復合的壓力已達90MPa。
對于輸氫裝備,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氣態的輸氫,一類是液態的輸氫。氣態輸氫是長管拖車和管束式集裝箱的輸氫方式,其壓力是10MPa—30MPa,還有管道輸送,一是長距離輸氫管道,二是場區內輸氫管道。長距離輸氫管道,壓力是2MPa—20MPa,直徑是300mm—1000mm,相對來說,直徑大、壓力高;對于場內用的管道,壓力大、直徑小。加氫站里用的管道,最高的壓力到137.9MPa,直徑為25mm以內。液態輸氫,有液氫鐵路槽車、液氫罐車,壓力是0.3MPa—0.6MPa,溫度是零下253℃。
加氫站壓力設備的監測
氫氣是一種極易燃燒的氣體,但同時也是擴散速度較快的氣體。為保證安全,加氫站在卸車流程、增壓流程、儲氫流程、加氫流程等方面都有保護措施,需要制定明確的監測技術標準。
在增壓流程中,為便于緊急情況下對加氫站停機,在壓縮機前總管道上設置緊急切斷閥,且設置必要的聯鎖控制系統。
在儲氫流程中,儲氫罐有壓力監控裝置和泄露檢測裝置,設備如果超壓,會自動釋放,不會讓壓力過大。釋放出來的氫氣非常活躍,出來后很快就完全擴散。
在加氫流程中,加氫機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過壓保護裝置、軟管拉斷保護裝置等。
此外,加氫站所有區域內均設置火焰檢測探頭和可燃氣體泄漏報警探測器,在站內的撬裝式配電控制箱內安裝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一旦接收到火焰或可燃氣體濃度超限的探測信號,立即連續報警并關閉所有緊急切斷閥,實現安全操作。
加氫站壓力設備的風險評估與檢驗
加氫站一旦發生風險事故,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破壞。氣態加氫站發生持續泄漏且立即點火,則發生噴射火事故;如完全破裂且立即點火則可能發生爆炸事故;如持續或瞬間泄漏且延遲點火,則可能發生蒸汽云爆炸或閃火事故。因此,對加氫站壓力設備的風險評估和檢驗迫在眉睫。
目前,由于加氫站壓力設備檢驗裝置研制難度大、成本高,我國這方面的檢驗檢測能力不足以滿足氫能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需要制定相關的檢驗標準。比如,材料與氫相容性試驗裝置數量不足,缺少氣瓶滲透試驗裝置,沒有民用液氫工況的試驗檢測平臺和使用條件,更沒有深冷高壓氫的專用試驗條件等,所以應當加大有關檢驗檢測設備的研發投入,降低和避免由于檢驗缺失而帶來的氫能承壓設備安全風險。另外,相關的適用于氫介質的安全附件、儀表和裝卸附件(如安全閥、緊急切斷閥、爆破片裝置、壓力表、溫度計、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裝卸閥門、管路閥門等)的檢測裝置也應加大研發投入和力度。
— 參加對象 —
▲ 各新能源、氫能企業及相關應用單位的負責人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等;
▲ 各級化工、焦化、城鎮燃氣、鋼鐵或能源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領導及有關人員;
▲ 各化工、燃氣或能源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
▲ 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市(州)、縣(市、區)燃氣主管部門;
▲ 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氫能區塊鏈;
▲ 加油站(高速服務區)行業安全運營管理及技術人員;
▲ 各省市地區招商局、各氫能產業園區;
▲ 各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公司;
▲ 加氫站投融資機構;
▲ 加氫站設備廠家;
▲ 儲氫及氫氣加注設備商、站用增壓設備廠商、冷卻設備系統廠商;
▲ 專業學科涉及新能源、過程裝備、工藝流程、材料、安全管理的大學和職業院校等
— 學習內容 —
一、氫氣生產方式的主要工藝流程、生產安全管理
1. 天然氣制氫的主要工藝流程
2. 水電解制氫的主要工藝流程
3. 氫氣生產安全管理
二、加氫站及油氫電混合站行業標準規范體系
1.《加氫站安全技術規范》
2.《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 編號為GB50156-2021,自2021年10月1日起實施。)
三、加氫站及油氫電混合站設計規范及發展道路上的隱患
1. 加氫站規劃設計審批流程
2. 加氫站施工建設工作
3. 加氫站竣工后的管理程序
4. 課堂交流
四、加氫站及油氫電混合站運行及安全管理
1. 法律法規
2. 危險因素識別
3. 加氫站運行人員的崗位編制和任職要求
4. 安全管理制度
5. 課堂交流
五、加氫站設備的選型與調試
1. 加氫站核心設備的講解與選用 (壓縮機及配套機組、加氫機、加氫工藝冷卻系統、 撬裝及固定站的工藝管道設施)
2. 加氫站設備單機試車和聯動試車調試
3. 課堂交流
六、車儲氫技術和系統
1. 車儲氫技術路線和系統
2. 介紹高壓氣態儲氫技術、低溫液態儲氫技術,固態儲氫技術及有機物液體儲氫技術
3. 不同儲氫路線的應用前景
七、氫燃料電池汽車安全及標準
八、串講氫能行業的大數據應用
九、同期活動
1.參觀中關村(房山)氫能產業園
2.考察氫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
3.參觀燃料電池檢測實驗室
4.全程氫燃料電池大巴車體驗
5.參觀氫能數據云平臺
— 學習方式 —
屆時將邀請業內資深一線的工程設計+ 設備制造+ 工程建設管理的實操專家作面對面專題講解,并組織現場研討交流和解答學員有關疑難問題, 課后組織赴當地現有加氫站、中關村(房山)氫能產業園參觀考察交流。
— 學習時間、地點、費用 —
— 學習時間 —
2021年10月
第一天 全天培訓
第二天 全天培訓
第三天 參觀體驗
— 學習地點 —
北京市房山區燕山黨群服務中心
— 學習費用—
5000 元/ 人
含培訓費、資料費、3日午餐費、2日晚餐費,住宿費及交通費自理。為保證良好的培訓秩序及溝通、交流效果,本次培訓將限制人數,請及時辦理報名手續。
— 贊助 —
金牌贊助、環保資料袋贊助、禮品贊助、證件廣告贊助等,詳情音咨詢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