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示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的通知》(簡稱“《通知》”)。其中有9項氫能技術裝備入選,同比去年翻倍,體現了我國氫能關鍵裝備技術進步和自主化進展迅速,同時也反映出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對氫能技術裝備創新的大力支持。
本次入圍的氫能領域首臺套覆蓋了制儲輸用全鏈條,其中,制氫2項,儲輸2項,應用5項,液氫裝備、氫氣品質分析儀首次入選。
《通知》指出,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國家能源局組織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擬將58項技術裝備列入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清單(具體名單見附件),現予公示。
其中9項氫能技術裝備入選,本次入圍的氫能領域首臺套技術裝備覆蓋了制儲輸用全鏈條。分別是:
由國家電投集團北京重燃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兆瓦級純氫燃氣輪機;
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200kW級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航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國產2噸/天氦膨脹制冷氫液化系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研制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制氫及發電系統;
福大紫金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10kW級“氨-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系統;
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長春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采用自主高性能質子傳導膜的兆瓦級電解水制氫電解槽;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研制的70MPa加氫站大流量隔膜壓縮機;
北京國氫中聯氫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鎧愛分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研制的一體化移動式燃料電池用氫氣質量分析儀;
嘉庚創新實驗室研制的基于低銥陽極的百千瓦級高電流密度PEM電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