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正式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氫能是有效促進交通工業等領域與能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舉措,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和汽車動力轉型的重要方向。按照規劃,北京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采用“一環一軸兩區多點”的空間布局。
其中,“一環”是指立足京津冀協同,發揮房山區、天津和河北張家口區域的資源優勢,形成多渠道、一體化環北京供應鏈;“一軸”將依托海淀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構建全國領先的氫燃料汽車產業核心技術創新標準;“兩區和多點”是指在延慶和昌平作為北部重點示范區、大興為南部重點示范區的基礎上,逐步拓寬全市范圍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運行區域,帶動跨區域的物流、長途客運等重點發展領域潛力的釋放,形成多點覆蓋,經濟區域聯動的發展態勢。
為實現以上目標,規劃提出了10項重點任務:
一、打好氫燃料汽車技術創新的攻堅戰,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產學研協同的燃料電池技術創新體系;
二、開展重點場景示范推廣應用,借助冬奧會契機,引領氫燃料起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
三、完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四、促進產業主體協同發展,推動企業深度合作,鼓勵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配套園區,支撐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式發展;
五、構筑國際產業交流合作高地,博采眾長,全面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國際化交流合作;
六、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引導作用;
七、建設基礎設施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加氫站審批建設、運營和管理;
八、賦能京津冀產業鏈聯動發展,加強京津冀區域制造鏈、供應鏈、應用鏈和管理鏈的相互協同;
九、加大頂層政策培育、支持力度,在科技攻關和產業化落地、車輛購置、加氫站建設與運營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十、強化關鍵環節安全監管,建立安全保障工作機制,全方位加強氫能供應體系的安全管理。
此外,規劃還提出加強組織保障,加大金融扶持,促進人才發展,做好宣傳引導等4項保障措施,加速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活動現場有多個項目同步簽約落地。北京大興區政府與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建設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系統項目;北汽集團總經理、北汽福田董事長張夕勇發布《北汽福田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戰略》;北汽福田發布32T液氫重卡,開創行業先河;北清智創(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組建北京市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的優勢產業聯合體;中石油、北汽福田70兆帕加氫站項目,北汽福田、中石化、輕程物聯合作項目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