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2017年,全球各大知名車企及公司,在氫燃料電池的新能源戰略規劃,比此前更密集。日前,日產、本田、豐田聯合多家企業簽署備忘錄,將合作建設加氫站。現代集團也宣布將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型,寶馬和奔馳也規劃了氫燃料電池車型。亞馬遜則收購了氫燃料電池廠商Plug 23%股權。這股氫燃料電池引起的風潮,讓上海華領集團董事長孫祺感到一絲欣慰。
早在兩年多前,華領集團旗下的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即已經開始尋求與具備產業聚合效應的地方政府一起,布局氫燃料電池的投資。如今,華領借助自身優勢,形成了自己“從輕向重”的特色投資打法,通過與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合作、參與上市公司并購等方式,開始了在新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等產業上的深耕。
2017年伊始,作為公司的掌舵人,孫祺為華領制定了“3+2”五年規劃,他希望在2017-2019年的三年中,華領可以經過布局整合,通過口碑、業績在陸家嘴占有一席之地。
華領集團董事長孫祺
與產業結合的投資打法
核心業務、增長業務、種子業務是華領定義的業務分類,華領希望通過不同視角,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大健康、泛文化四個領域。新能源是核心業務,并會基于原有產業投資進一步優化,人工智能、大健康產業則為增長業務,文化產業為種子業務。
在每個領域上,華領的布局思路極具特色,比如人工智能,華領選擇“未來海外并購的大方向聚焦”,而不會泛泛地做智能駕駛、智能對話或VR,“一定是根據產業升級,根據上市公司技術轉型訴求,來幫他們尋找能提升解決業務短板的技術產品。”
孫祺認為,人工智能最大的市場一定是工業,單是智能控制就是國家和企業所急需的大市場,“這就像當年生產線全是人,現在生產線全是機器臂一樣”,因此,華領最看好智能制造,而選擇海外并購大方向,則是基于華領自身的優勢,據孫祺介紹,華領的管理層中,有不少大摩小摩經歷的人,對高科技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先天的國外項目和資源優勢,因此海外并購成為華領確定的基礎,人工智能成為首當其沖的方向。
其次,則是新能源板塊。事實上,華領兩年多前,就開始布局新能源,“五年后新能源方面,至少是汽車板塊,會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而取代汽油車。”由于新能源的長周期和緊密依托于政策扶持的特點,華領選擇從與擁有新能源資源和產業聚集的地方政府合作入手,與政府產業引導基金一起投資布局。
而大健康領域,華領的入手點則是從消費升級開始。
在與華領不動產投行團隊溝通時,孫祺感悟到“其實傳統的資產,如房地產、土地可以被賦予新的生命力,健康領域也不例外,而消費健康則是未來最大的趨勢,也是中國最大的消費市場。”孫祺說,這其中不僅包含年輕人的美麗消費,還包括中老年的醫療養老消費,且它還能與資產有效結合。
除了上述行業,文化產業對現階段的華領來說,則仍處于撒種子階段。孫祺認為,文化也歸屬于精神健康領域,有很多東西可以結合已布局的大健康產業。除了直投外,上市公司并購也會是文化領域關注的重點。“游戲、直播領域的并購現在有很大的訴求。”
從醫美、抗衰老技術切入大健康投資
在孫祺看來,做投資如果“不跟自身重點產業結合,這樣的機構永遠定位只是一個金融中介。未來國家提倡向實體經濟轉型,金融中介的面會越來越窄。”因此,華領的投資戰略打法是與產業結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產業則是大健康和新能源。
事實上,大健康產業的范疇很寬,從醫藥到醫療、健康、農業都可以涵蓋,但對華領資產來說,“從輕向重打”是重要方針之一。
對于醫療的布局,華領基于市場調研、切身感受和上市公司需求三點進行項目覆蓋。
2015年,華領在與上海奉賢區政府洽談合作時發現,奉賢區政府在重點打造東方美谷,即東方美容化妝界的“硅谷”。同期,孫祺的一位朋友在寧夏建立了枸杞小鎮做生態種植。于是,發現苗頭的孫祺召集了科研人員調研發現,人們的消費習慣有了從吃飽、用好、穿好到追求健康消費的趨勢,“人對美麗和健康的消費已經變成最高消費。”
其次,孫祺接觸的上市公司,無論是否與醫療相關,有不少都提出了往生態高科技健康農業上轉型的訴求。
與人們強大健康訴求不同的是,中國的醫療改革還未帶來根本變化,“是不是能在醫療機構里升級”是孫祺腦中浮現的問題,他進一步解釋道,比如是不是能把一個中高檔酒店改造成醫院,如果配上好的醫療設備和醫生,這將是能和資產有效結合的很大的消費市場。
目前,醫療是華領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其比較青睞三個細分領域,第一個就是醫美。孫祺認為,在年輕人一代中現階段是為美而美,將來一定會變成為健康而美,因此,醫美是華領比較看重的。
第二就是抗衰老,與此相關的技術應用已經開始起步。第三點則被稱為健康生活,這包括醫療、保健、運動、飲食、療養等,是健康生活的大消費板塊。孫祺表示,至少五年內,華領不太會去布局養老地產這樣的重資產,“我們想從醫美、抗衰老的技術切入醫療行業,建立健康生活圈。”
在孫祺看來,時下大健康領域有不少資本通過收購醫院、收購中草藥種植基地等方式布局,“這是傳統的,先有資產再經營再出售的方式,會讓自己很重資產。”華領則選擇了相反的方式,“倒過來先抓市場要什么,再去考慮能幫別人經營什么,然后再試自己選擇擁有什么。”
孫祺認為,布局醫療行業有三點至關重要,一是醫藥及醫療產業的供應鏈管理團隊、二是醫療運營管理團隊、三是醫生資源或醫院資源的信息管理平臺。這三塊更為輕資產,一旦擁有這三點,再向前端對接,“可以幫別人做產業供應鏈、為醫院運營提供服務、提供好的醫療信息。”孫祺說,這個醫療信息不僅是治病開刀,還可能是健康咨詢、美容咨詢、養生咨詢等。而在幫別人經營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現好的可以投資的機會。
“輕打”新能源 著重儲氫、隔膜技術投資
新能源行業華領也同樣選擇“輕打”:沒有布局過重的整車廠,而是重點布局電池,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方向。
三年前,曾是門外漢的孫祺認為氫能源電池有些理想化,存在很多如電池體積、儲氫續航里程等技術難關。
但一次機緣下,孫祺接觸到江蘇如皋當地的氫能源電池廠商,“當地政府早在六年前就開始布局環保的氫能源電池,他們到美國、加拿大聘請科研人員到中國,先開辦技術研究所,然后再一點點量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皋當地的氫能源電池企業闖過了最艱難的2011年到2013年的起步三年。
在與一線技術創業人員定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當地政府與創業者身上對于氫電池未來的堅定信心以及對技術難關的不斷攻克,讓孫祺對這個行業產生了興趣。
“鋰電池的使用是環保的,但生產和廢棄的過程中卻會產生很大的污染,氫則是真正的清潔能源。”近年來,隨著氫能源電池的技術難題在日本、德國等國家一一被攻克,孫祺對這個行業也越來越有信心。據了解,目前氫電池已可以實現與鋰電池混合使用,而如皋當地也誕生了中國氫能源電池前兩強企業。
在孫祺看來,從使用便捷度來考量,現在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充電樁、汽車控制技術、感應駕駛、電池供給等方面,國際上都有了不錯的經驗,而國內現在的整車廠更多還停留在中巴、大巴、運輸車的制造上,“中國最大的消費市場還是民用,我們希望中國民用整車市場能盡快出現好的品牌。”
目前華領在此領域已有所布局,2016年8月,華領與江蘇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建立了數十億元規模的新能源產業基金,該基金將幫助實施氫經濟項目的企業實現產業化。據孫祺介紹,該基金主要關注三塊:一是契合如皋當地的訴求,做產業的供應鏈管理;二是做PE投資項目;三是結合上市公司需求做并購。“我們希望在兩到三年內將基金做到100億規模。”
基金關注的三部分業務在孫祺看來是相輔相成的,是真正能做到技術共享的。“從自然發展規律上講,一定要進行產業聚集,東一個西一個很難成氣候。”孫祺說,這也是華領會與如皋一起合作的重要原因。目前,如皋已經成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布局的首個“氫經濟示范城市”。孫祺希望國內更多的地方可以打破地域隔閡,產生更多新能源領域的產能聚集區,真正做到技術共享。
據了解,華領參與的新能源產業基金前期項目和產業鏈已經基本落地。未來,華領會圍繞一二家排名中國前三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廠家進行布局,同時往產業鏈上游和下游延伸。“中國氫技術這塊無非是幾個研究所,還有兩三個氫材料電池廠家,我們更多會往上下游看,了解需要解決什么技術難題,比如攻克儲氫、隔膜技術難關等,這是我們重點想去做的事。”
目前在產業鏈上,下游四家整車廠和兩家核心電池廠已經入駐如皋,“有了這樣的基礎,就可以形成技術性的產業聚集。”孫祺透露,在項目儲備上,核心技術電池開發、隔膜生產、儲氫等,都將成為投資重點。
除了新能源汽車,華領在新能源的其他領域也有涉獵。例如目前,華領正在接觸一家利用地熱能源的公司,該公司的產品能夠利用地熱替代所有燒煤煙囪的供暖,同時其還可以同步智能供熱水,不僅可以解決污染問題,還能讓供暖成本下降30%,其核心技術是能夠實現通過智能化管理系統進行遠程監控管理。
這樣的項目是華領非常看好的,“未來的新能源市場,核心依然是聚焦生產資料的變革,不管是鋰、氫,還是地熱、風、潮汐,能掌握核心能源供給革命的這些企業,比如說像美國的頁巖氣開采技術,國內的氫能源制造等,將會是未來新能源最核心的東西,也會產生中國最牛的公司。”
除了與江蘇如皋合作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華領還在廣東江門市落定了聚焦創投的產業基金。在孫祺看來,與產業結合的投資,“要么跟政府,要么跟上市公司”,因此華領會發揮以往的合作經驗,在人工智能、醫療行業延續新能源的思路,尋求與政府或上市公司聯合成立產業基金的合作模式。
今年初,孫祺還為華領制定了一個“3+2”的五年規劃,他希望在2017-2019年的三年中,華領可以經過布局整合,通過口碑、業績在陸家嘴占有一席之地。
同時就公司內部而言,孫祺希望未來三年,華領在公司管理、人才儲備上能夠得到大力發展,兩年后可以博弈海外并購市場。“我是做資本市場出身的,投資是個全球性行為,應該背靠中國龐大的消費制造市場,擁有全球視角。我希望未來能跟小伙伴們一起到海外并購市場看看,搏殺一下。”孫祺說。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