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原雪見習記者胡允鵬
發現新“齊”跡之旅的第三天,北方持續的低溫,不禁讓人盼望著春日的到來。
在山東北方代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工廠門前,有一處用來試暖的小木屋,走進屋內,撲面而來的暖流瞬間將門外的寒氣阻隔。
“這個就是我們當前的主營產品。”山東北方代克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安長指向木屋內的“能量窗”空調告訴記者。
據悉,為了響應國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的號召,加快清潔能源代替煤燃燒的問題,山東北方代克新能源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了“空氣源熱泵能量窗技術”。
“能量窗技術”是優化空氣源熱泵主機和空調外機運行環境的“窗”式系列技術裝置的統稱。其中的風雪熱泵還能夠環節風雪結霜,污物阻擋風口,能夠提升組機運行效率達15%,機組壽命延長。
“我們的空調僅用1度電就能達到其他空調3度電的取暖效果,粗算1年就能節省2000度電。”
李安長算了一筆賬,目前淄博市共有50.4萬個市場主體,如果每個單位使用一臺這種空調,每年就能節省10億度電。
“目前,能量窗空調的市場中心瞄準沿街商鋪、辦公經營場所等不集中供暖或供暖不足的地方,不僅能夠緩解北方地區冬季大氣污染,取暖效率低的問題,同時精準需求,真正迎合了冬季職場人群的快節奏生活。”李安長說。
推開東岳集團的大門,東岳集團的講解員帶領著記者走進氫能技術示范中心,不久的將來,未來的人們生活東岳集團用新能源科技編織的世界里,人們少了機油柴油制造的焦慮情緒,氫能汽車、公交車飛速奔馳,藍天白云下,邁著輕快的步伐,加快了追趕生活的腳步。
9月29日,淄博能源加氫站僅用短短20天正式投運,同時,首批20臺氫燃料電池客車到位,正式配置到158路公交線路開始運營;11月18日,氫能關鍵材料高峰論壇暨東岳集團2021產業鏈合作年會在淄博隆重召開。同日里,倍受行業和全社會關注的東岳1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一期工程投產。
作氫燃料的核心材料,燃料電池膜的研發在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下,東岳集團氟、硅、膜、氫四大版圖再度擴張,打響了淄博乃至山東化工企業高質量改造升級的第一槍。也給與了這座重工業城市內的新能源企業以全新的命題與思考。
據了解,在持續改進氯堿離子膜性能的同時,東岳集團便將目光同時瞄準了燃料電池汽車的“芯片”——高性能燃料電池質子膜。在經過10年研發的基礎上,2013年11月27日,東岳集團與奔馳福特合資公司(AFCC)舉行聯合開發車用燃料電池膜簽約儀式,東岳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張建宏和AFCC公司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斯代表雙方在《聯合開發協議》上簽字。通過雙方的合作,旨在進一步提高東岳集團燃料電池膜的技術水平,加快推動世界清潔新能源燃料電池車產業化進程。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東岳集團生產的燃料電池膜已經獲得奔馳和福特(AFCC)公司燃料電池膜全面認證,最長壽命能夠達到6000小時,這對于全國乃至全球燃料電池車而言都意義重大。
這是中國在這一高技術領域取得的輝煌成果,不但支撐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也對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量產具有重要意義。
東岳集團具有燃料電池質子膜全產業鏈優勢,形成了從原料、中間體、單體、聚合物到成膜技術的全產業鏈條,為最終實現高性能、長壽命、低成本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國產高品質燃料電池質子膜生產線一旦形成規模,屆時可全部滿足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需要。
在東岳集團打造的氫能小鎮,在未來將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