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家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發展,以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為主的新能源產品在市場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自2016年起已保持4年的連續增長,從600多臺上漲至2020年的近3000多臺。
在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氫燃料汽車成為布局的又一重點。
利好政策不斷氫燃料汽車向前發展
2020年9月,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范應用給予獎勵,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
《通知》指出,示范期間,五部門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入圍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隨后,為爭取進入示范城市群,各地開始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加速產業布局。
根據補貼政策,加入示范城市群的城市4年內應推廣超過1000輛達到相關技術指標的燃料電池汽車,平均單車累積用氫運營里程超過3萬公里,同時建成并投運標準加氫站15座。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多個城市共頒布了40多個氫能產業專項政策。尤其是進入2021年以來,各地利好消息仍不斷涌現。如2月19日,中石化發布公告稱,在未來5年間將布局近千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同日,山東省能源局印發《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將在年內完成投資20億元,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有序推動魯氫經濟帶及周邊地區加氫站建設;2月25日,《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提出,5年后上海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達1萬輛,加氫站超過70座。
以我國2020年所提出的“3060”目標: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政策導向。2035年,我國氫氣產業產值將達到5萬億的市場規模,同時加氫站數量提升至2000座,氫燃料電池保有量為100萬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政策支持和示范城市群示范效應逐步普及的情況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在2021年迎來產銷量大幅增加的拐點。
氫燃料電池投資火爆市場潛力凸顯
由于氫燃料電池擁有比鋰離子動力電池更長的續航里程、更輕的總質量以及更高的工作效率,氫燃料電池投資項目正在迎來火爆的“投資期”。
進入2021年以后,不少企業單獨或者聯合投資了燃料電池項目。據電車資源統計,2021年1—2月,國內投資氫燃料電池產業的項目共有10個,總投資額超260億元,其中現代汽車集團投資規模最大。
作為世界500強之一的現代汽車集團將在廣州正式開工建設面積為20.7萬平方米,包含氫燃料電池堆工廠、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工廠、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在內的綜合型基地。該項目預計到2030年總投資額達85億元人民幣,年產氫燃料電池系統6500套。
中科潤谷投資的燃料電池項目分二期進行,共80億元。其中,一期將投資19.1億元,主要專注的是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產裝備產業化項目,包括家用和商用燃料電池設備;二期投資60.9億元,完成全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實現國內外市場推廣。
此外,現代商用車(中國)投資22.3億元,主要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氫燃料汽車產業作為未來汽車發展的新趨勢,已經成為國內外眾多車企布局的重點。目前,國外有豐田、本田、現代等著名車企都推出了各自的燃料電池汽車。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很重視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產業化進程。
今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將爆發式增長
在全國各地出臺了多重利好政策后,有關氫燃料汽車產業的布局進一步擴大。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21年氫燃料汽車產銷量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2020年受疫情和政策影響,自2016年連續4年增長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迎來了首次產銷下降。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生產1199輛,銷售1177輛,同比分別下降57.5%和56.8%。
202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慘淡,而在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強勢開局。據相關媒體報道,2021年1月,國內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的氫燃料電池車數量已達到690輛,占到2020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量的57.55%。這主要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和政策影響,部分訂單延至2021年。
不過,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數據的增長潛力應該將在下半年爆發。因為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一般會在第一、二季度與下游廠商商討技術方案、制定商務合同、訂單備貨,第三季度采購生產、第四季度確認交付。
有媒體樂觀估計,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突破1萬輛。從車型來看,氫燃料客車與重卡將占據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主要份額。這主要是由于2021年我國將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做準備,而2021年的氫燃料示范城市首批名單也即將發布,氫燃料重卡將在2021年密集落地進行示范運營。
2021年,將會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