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上海市發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計劃》)。《實施計劃》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
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燃料電池、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車規級芯片、車用操作系統、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等網聯化與智能化核心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形成完整供應鏈。
綠色交通能源體系方面,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公交汽車、巡游出租車、黨政機關公務車輛、中心城區載貨汽車、郵政用車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車,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環衛車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80%,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重型載貨車輛、工程車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明顯提升。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總量突破1萬輛。
網聯化智能化應用能力方面,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生產,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智能交通系統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
此外,明確優先發展純電動汽車,支持本市整車制造企業優化生產布局,增加高端純電動車型供給。健全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生態,打通車用氫氣供應瓶頸,大幅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和產品供給體系。加快動力電池技術突破,布局固態電池等新一代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推動高功率密度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向系統集成化、結構輕量化、控制智能化方向發展。推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基礎材料、核心工藝突破,燃料電池系統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明顯提升。
加大智能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支持相關企業跨領域聯合開展車用操作系統、車規級芯片、智能計算平臺技術攻關,探索設立國家級車用操作系統創新中心。支持視覺識別系統、線控底盤系統、傳感器、云控平臺、高精度地圖、專用測試評價設備、路側智能感知系統等核心技術攻關和首臺套突破。緊扣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等前瞻基礎技術研發,支持開展相關領域計量測試技術方法研究和標準體系建設。推動車用氫氣供應體系有序建設。優先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應用,用好工業副產氫資源,保障車用氫氣可持續供應。支持管道輸氫試點,開展高壓氣態、深冷氣態、低溫液態、固態等多種形式氫氣儲運技術應用,大幅降低氫氣儲運成本。支持加氫裝備制造,推動儲氫瓶閥設備材料研發制造。
《實施計劃》還提出,支持生態主導型企業發展。支持上汽集團發展新能源汽車,至2025年,自主品牌乘用車新能源車型銷售占比超過30%,集團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超過20%。通過“引入一批、培育一批、重組一批”,打造若干銷售規模達到百億級的“獨角獸”企業。
同時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文件解讀如下: